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


标签:
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民歌西部文化 |
分类: 音乐厅 |
作为一名在天堂里的音乐人,最幸福的事,恐怕就是人间依旧在传唱着他的作品。王洛宾,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幸福的音乐人。虽然,老人家已经仙逝多年,但他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依然在舞台上被一次次吟唱,甚至是跨越了演唱界别和国别。
也曾经有人质疑王洛宾的作品,究竟是他自己的创作,还是应该把版权归于西部土地上那些原生态的歌手。其实,任何熟悉音乐的人都明白,在这些歌曲中,王洛宾的二度创作有多么重要。他不仅仅是一位记录民族音乐的采风者,更是给这些歌曲赋予了许多与原创地域以外听众相互交流的“音乐语言”。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王洛宾被熟知,除了音乐,可能还有与台湾女作家三毛之间惺惺相惜的那段感情。如今,才子佳人已在天堂相会,我们再也不可能能听当事人详解这一段美好交往的真相。但是,我愿意相信,那份感情更多的是一种相互欣赏与彼此神往。所谓,知音为知己。
[背景]
3月14日是白色情人节,同时也是一代“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忌日,相信会有很多很多爱音乐的人在这一天里面都会格外地对这位音乐前辈想念。事关在华语音乐方面王洛宾确实拥有着极其巨大的影响力,无论是对于民族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也曾经有人把王洛宾的作品形容为,“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演唱”!
可以说,王洛宾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创作的作品,不仅是中国音乐艺术海洋中的精华,也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他为人们留下了上千首经典名曲,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更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曾先后被莫华伦、腾格尔、蔡琴、刀郎、莫文蔚、朱哲琴等歌手拿来重唱。此外,王洛宾是在联合国高唱中国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国人,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响起王洛宾歌曲的迷人旋律。很多华人每当思乡之切时,只要一听到王洛宾作品的歌声,漂泊的心便立即顿感温暖。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在1939年创作的一首至今仍被广为传唱的歌曲,曾先后被多位著名歌手重新演绎,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也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这首作品的曲调源于哈萨克族民歌,王洛宾在1939年秋天受马步芳委派,协助电影艺术家郑君里在青海湖畔拍摄纪录片《民族万岁》时,认识了藏族姑娘卓玛。在三天的相处中,活泼美丽的卓玛给王洛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便为她创作了这首歌曲。
(转自:新浪音乐,http://ent.sina.com.cn/y/2013-03-14/10233876762.shtml)
[歌词]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她动人的眼睛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
跟她去放羊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