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先生”

标签:
《先生》民国时期教育家文化 |
分类: 图书馆 |
其一是书名,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先生》,以深圳越众影视公司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专题文章,聚焦了民国时期的十位知名先生,借着他们的身世与故事揭示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家的内涵。
其二是人名,也就是《先生》一书中所纪录的十位大师级教育家: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每一位都是大名鼎鼎、响当当的人物,承载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这里的“悼念”二字,也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对人,对这十位开创现代中国教育之 路的先生,表怀景仰与缅怀之情,感怀他们在艰难的时局之下,在历史的巨变与混乱之中,始终擎着文化的火炬,以兼容并蓄的胸怀,行着教育立国与教育救国的信念与追求,既为当时之未来乃至当今的教育发展树立了可资学习与跟随的榜样,也为科学与民主的力量自教育延展至社会启了蒙、开了路、点明了方向。
其二是对书,对这本我只读了大半却遗失在贵阳回上海航班上的书籍,也表示一下惋惜与怀念之情。尽管,我在发现书籍被遗落后,马上与航空公司进行了联系,客服的态度也毫无瑕疵,但结果,书还是没有找回,如同那些先生一样如烟般消失在空中。书有人拿,那一定还是喜欢阅读的人,但这种拾书而昧的行为却与书该给人的启迪大相径庭。
虽然,《先生》未读完,但我并不打算再重购来读,因为先生的精神已然领会,慢慢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