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林兆华


标签:
贾宝玉《红楼梦》林兆华娱乐 |
分类: 大剧院 |
音乐剧《贾宝玉》是我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那天,妻子出公差不在上海,懂事的大头儿子身体不适,但还是坚持陪着我去看了这出“超长”的音乐剧。当天下午,我一个人还去参加了剧组的演员见面活动,林兆华导演和十二金钗悉数到场,在同一个舞台上,和观众分享了他们的创作体会,令大家对这出音乐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
巧的是,那日的前一天和后一天,十二金钗的扮演者中各有一位过生日,于是主办方在见面会的最后,推出一只大蛋糕为她们庆生,全场观众与演职员则一同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当天正宗生日的我,“潜伏”在观众席中,分享了这份快乐,并在随后的微博中表达了心情。未曾想,林兆华导演看到微博后,也送上了生日祝福,真是开心。
林兆华导演的话剧,已经不是第一次登上上海的舞台,但之前的每一次,我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与之错过。倒是早两年,我买票让妻子独自去看过林导的话剧《包法利夫人》。这一次看《贾宝玉》,其实也是临时的决定。打电话到票务网站,接线员说,不好意思,没票了。可话音未落,就听到电话那头说什么有人退票,巧了,正好是我生日那场的两张票子。于是,赶紧拿下,感谢天意。
走进剧场之前,对这部新形式的《贾宝玉》还有几分忐忑,担心现代化的诠释、舞美、流行音乐形式等,会与《红楼梦》的年代背景产生矛盾冲突,甚至是让观赏出现游离于戏外的担心。不过,下午的见面会已经让我打消了几分担忧,而当大幕来开,音乐响起,所有的担忧全部烟消云散,唯有随着台上的表演沉浸在剧情之中。
尊重《红楼梦》的原著,包括书中人物的语言,用现代生活的形式快节奏地加以诠释和组合,将那时与现在于精神层面相通的内容有机对接,是这部《贾宝玉》改编的成功所在。现代的人物造型和彼时的故事情节,在演员们投入而激情的演绎中,丝毫没有出界的感觉。而演员们不做特别人物固定的模式,无形中有了一种拓展表演空间的作用。
所谓名著,就是历经时间的考验,其内容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以此来衡量,《红楼梦》无疑够得上名著之称谓。人生的林林总总,真善美与假丑恶,都在这一部名著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贾宝玉》的现代形式下,会觉得时间被抽离了,因为以前的问题现在仍在,以前的悲苦现在也在,这是曹雪芹的功力,却也是社会和人类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