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是我差一点忽略掉的一部奥斯卡提名片,虽然此前也知道马丁•斯科塞斯又指导了一部不错的电影,但在看介绍之前,怎么也没想到,近年来游走在黑帮、犯罪题材中的马导,会一下子把镜头回到孩子的视野中。
《雨果》是今年9部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中,我最后看的一部。不知是不是这种无意识的排序,让我感到《雨果》似乎是其他7部提名影片的一个综合:它有《艺术家》中对电影的致敬,它有《午夜巴黎》中晚辈对大师的尊重与追逐,它有《特别响,非常近》中对父爱的寻踪,它有《战马》中大气的画面与战争的背景,它有《帮助》中对于某个弱势群体的关注,它有《点石成金》中在逆境中重生的力量,它有《生命之树》中对于生命基因的思索。所以,再考虑到它的美国背景和11项提名的领先优势,最后拿到大奖也不算爆冷,只是续热。
这部电影从结构上来讲,与《特别响,非常近》非常相似,都是一个小男孩根据去世父亲留下来的物品,努力寻找更多父爱痕迹以及生命密码的故事。只不过在结果上,《雨果》跳到了一个更高的电影与曾经的电影大师的层面,跳过诸多的社会矛盾达到一种理想的和谐;而《特别响,非常近》则单纯地停留下心理疗伤的范畴之内。
《雨果》应该是9部提名影片中唯一的一部3D片,虽然我看的是碟片,无法真正体会其立体影像的美丽,但从它的美术设计上,还是可以感觉得出那样一种努力。就大多数的画面而言,这部影片给人一种童话世界的体验。而片中的主要场景,似乎就是如今已经变成美术馆的巴黎奥赛火车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