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是一部另类的电影,因为它不是一般意义的好莱坞商业片,也不是圣丹斯电影节上常见的艺术片,甚至也没有常规作者电影那般晦涩与阴暗。放在任何一个年代,这部在2011年戛纳电影节上最终捧走金棕榈大奖的影片,都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和独特性。
这是一部探讨家庭关系与生命成长的影片,但它没有采取情节叙事的手法,而是运用了一种近似于散文的电影语言,让电影镜头脱离于台词与情节的禁锢,深入心灵。这种展示远离说教和设定,让观众自然地随着镜头的推近和转换,进入到影片情境之中,去体会,去感受。
影片的镜头并没有限制于小家庭的范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有些宏大。在探讨生命的意义时,影片的镜头从宇宙的起源开始,一步步递进,历经宇宙的形成,生命的进化,直至主人公家庭的组成,大量无台词的空镜头宏大而不失唯美。也难怪该片摄影毫无争议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并在此前斩获19项摄影奖。
本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提名,对于这一部另类的影片来说,已经是艺术上最大的成功和最高的褒奖。而对于观众而言,理解生命的真谛在于温暖的家庭,或许是在欣赏摄影之后更大的收获。影片中的台词很少,但句句似金:
“人生分为两种活法,一种是自然的,一种是圣洁的,要看你自己选择哪一种。”
“只要爱过,人生就不算白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