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了什么?又毁了什么?
(2012-02-15 19:33:15)
标签:
方舟子韩寒药家鑫重庆道德法律杂谈 |
分类: 红茶坊 |
开年三出戏,众人的眼球被绑架,情节发展愈来愈闹腾,终于从对骂,变成连续剧,最终演成大片。于是,不得不惊叹,生活远比艺术更加跌宕起伏,没有道理可言。
对骂的事,事关真假,源于质疑。
对于我这种信奉不解释、不辩解生活原则的轴人来说,总觉得真假不是什么问题,身正不怕影歪,心底踏实则一切自白。但是,当这场关于真假的对骂,渐渐演变为认真的“学术探讨”,我才发觉,原来当科学打着科学的旗号出现时,是如此的可怕;当质疑绑架着反质疑的权利肆意时,是这般的暴力;当神话非要假借着废除神话的名义神圣时,是那么的无耻;当私益裹挟着公众需要为所欲为时,是相当的丑恶。
那天,儿子说了一个段子,说三人坐地铁,刘翔一跨而过闸机,姚明一迈而过闸机,韩寒乖乖买了一张票过了闸机,却被方舟子抓住质问,你怎么证明这票是你的,是真的?听罢,我有会心的一笑,也有苦涩的无奈,但还有一层放心。至少,孩子的判断没有因为“科学怪人”的表演而离谱。此前,我始终不担心韩寒的榜样力量有什么反学习的误导,却一直担忧方舟子那每每义正词严的言论毁了孩子心目中的科学与质疑。
连续剧的事,事关金钱,源于生死。
本以为药家鑫杀人案以罪人伏法、众人反思而告终,没想到,一场名誉权官司又引发了一出补偿款的索要闹剧,欲罢不能。几个月前,网络舆论的天平像一把剑,直插药家鑫父母的心,谣言的愤懑,指责的冷酷,令同样是受害者的药氏夫妇无处可躲,舔舐着失子的痛,还要担起罪恶留下的耻辱与不安。那时,无论是道德的卫道士们还是网络判官们,与早前拿出刀子面对受伤倒下张妙的药家鑫又是何曾相似。
当初,看着柴静对张家和药家的专访,心里有的更多的不是正义得到伸张的满足,而是希望时间能够倒流,事件可以避免生命互换代价的酸楚与无奈。对于两个家庭来说,又何尝有过赢家?在期盼着时间可以慢慢消减伤痛之时,一个自称无关者的张显的行动却让剧情急转直下,先是在承认撒谎与拒绝道歉之间游戏,继而又“旁观”了一出张家向药家索要早前拒绝的赔偿款的闹剧,而当网络天平变成向着张家的剑时,又抛出一个索款成功则捐资助学的“高尚”目标。此时,全剧当终结了,被绑架的同情与慈善的理由也该被松绑了。否则,一切只会成为药家鑫杀人理由存在的不当注脚,若真那样,才将是此案最悲哀之处,因为悲剧会因为当下的对立在未来重演,生命之血白流。
大片的事,事关治疗,源于休假。
一场道德之争已经回到了法律的范畴继续着,一出法律连续剧返回道德范畴演绎着,一部超越道德与法律的大片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静默着,被绑架了的我们,却只有独自修补自己被毁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