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吧:不求回报

(2011-07-16 18:23:12)
标签:

影评

无性不爱

娱乐

分类: 电影院

    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爱情变成了一个有杀伤力的词汇?于是,情爱也成了可以讨价还价、订立合约的“商品”。商品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可以分割,用途、义务、责任、甚至是零件,都可以拆卸或组装,这才可以体现出商品所有者的控制力。 
    那么,爱情商品呢?如果想把爱情作为商品,那恐怕还是把这个词汇掉一个个,换成情爱更合适,这样才好做商品的划分。最简单的分法,就是把情爱分为生理与精神两个层面,生理上是性,精神上是爱。 
    电影《不求回报》中的男女主人公亚当与艾玛,都是怕在爱中受伤,怕承载爱的代价的人,于是,他们在交往中相互承诺“只随性、不恋爱”,所以影片还有另一个译名《无性不爱》。起初,两人的情爱合约执行得很好,在鱼水之欢中尽情而随性,有欲望满足,无交往之累。 
    如果真是无心交往也罢,现代派的情欲满足也有利于生理压抑的疏解。但是,人终究不是动物,更何况动物也有着心之归属。随着交往的深入,两人的情感逐渐升华,最终还是动了心,坠了爱河。可是,这样对爱的觉醒在两人间并非同步,所以,一场爱之好事折磨也便不可避免。 
    结局,是皆大欢喜的好莱坞版本。故事,却寓教于乐与我们:爱情终究还是无法交易的商品,即便置换为情爱,那也只是爱情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我们的身体之内还有一颗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