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暴力美学,同样涉及少年成长,《大叔》的表演成分更重一些,或者说,更拽、更摆酷一些,也可能因为,《告白》的主角儿是阴柔的女性,《大叔》的主角儿是阳刚的帅哥吧。
《大叔》的内容很黑色,黑帮、毒品、斗殴、诱拐、人体器官贩卖……,可以想到的黑暗元素大概都包括在内了。黑吃黑的情节,我们完全旁观,只希望两败俱伤,一同灭亡。但涉及到正与邪的较量,内心就难免纠结,难免被黑暗压抑了情感,对这个世界失望。
于是,总要有一些英雄适时出现,解救影片中处于困境的好人,惩戒影片中无恶不赦的混蛋,也扶正我们被压抑的心情。孤胆英雄,既是影片构造的需要,也是把破碎的希望复原的需要;同时,作为夹在黑与白之间的力量,又多少折射出法律制度的无奈与盲点。
如果说《告白》更偏重心理层面的剖析;《大叔》就更是一种视觉上的复仇,画面冲击与动作冲突,还是很有视觉感的。所以说,就技术层面而言,这部影片无疑是成功的;但在情节设置和人物挖掘上,还是有许多商榷的余地,对形式感的过度重视,自然会抵消一些内容与人物的塑造,这可能也是电影创造上的“能量守恒”。
电影的结尾处,虽然制造了一点悬念和悲惨的噱头,但还是留下了一个照射着阳光的尾巴.许,这也是这样的黑色电影所需要的,没了希望,路在何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