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正在上映,不算是商业片,虽然,有人说其中有迎合商业的成分:那些带黄腔的台词,以及那些朦胧处理的裸身镜头。不过在我看来,前者可能属写实,后者或许是抒情。
早在《最爱》还叫《魔术时代》的时候,就对它有所期待,不是因为其中的各路演员大腕儿们,而只是因为那位看上去木木讷讷的导演,顾长卫。因为他的《孔雀》和《立春》,相信他的电影表达。所以,翘班一个半小时,和自由的妻子走进电影院。
一如既往地,顾长卫用他的电影镜头关注着现实,关注着被摧残的美。影片的主题无疑是沉重的,但顾长卫的叙述却不是单一灰暗的,甚至有的时候,在带泪的辛酸中,还夹杂着几丝幽默;在死亡的宿命中,也努力洒下希望的光亮。我喜欢这样的处理,即便生活无路可退,趁活着,无须一味在颓丧中沦陷。
如果影片还叫《魔术时代》,风格化的特点可能会更加突出,表达也或许更加自由,更为完整。在这一点上,影院时间的限定,让缩水的《最爱》放大了自身的缺陷,叙事上多少有些跳跃,让一个故事的讲述虽然有散文化的影子,但不够形成一片浓荫。
影片中的表演是值得称道的。香港郭天王摇身一变为西北的土汉子,蒋雯丽和璞存昕的丑化出演,都不是一个“敬业”所能解读的。爱电影,爱生活,才会有心甘情愿的付出与牺牲吧。
如今,舆论上都说这部影片是章子怡走出去年底谷的作品,也有人还在始终如一地不喜欢这个女子,继续对她泼墨。记得十多年前,在复旦的相辉堂,我与章子怡,有过迄今为止的唯一一次面对面。那是《我的父亲和母亲》的首映式,老谋子率领演职员悉数出席,其中就有刚刚出道的小妮子章子怡。忘记了当时她说过什么,但我记住了她率真的笑容,而我一贯欣赏真诚的笑脸。
我不知道黑章的人们是一种什么心态,我也不是什么铁杆粉丝,但我还是想说:对于为理想而努力的人,该有欣赏;对于为错失而面对的人,该有宽容;对于为内心而存在的人,该有尊重。阴暗的,永远是躲着阳光的卫道士和判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