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辛亥:摇晃的中国•张鸣

(2011-04-19 08:36:54)
标签:

张鸣

中国

辛亥革命

你方唱罢我登场

文化

分类: 图书馆

 辛亥:摇晃的中国•张鸣

以前,我不是一个很喜欢读史的人。因为,在我固执的认识中,一直以为,历史是无法在文字中还原的,过去了便是过去了,更何况写史的人,哪个又不带着自己的主观与局限。

忘了,是什么时候,这样的观感有了改变,我也渐渐开始读与历史有关的文字。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喜欢读与个人关联的历史,抑或是与正史的一本正经和戏说的哗众取宠都不同的历史。

这本《辛亥:摇晃的中国》,就是我喜欢的这种历史书,脱离了我们所熟悉的官方写史的空洞与高调,也没有时下流行的戏说讲史的油滑与肆意,脱卸了辛亥革命那段历史被包装的华丽外衣,给我们看到了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划时代革命,其实,在时代的必然背后还有着那么多的偶然,那么多的鱼龙混杂,那么多的鲜活细节。

辛亥:摇晃的中国•张鸣

在张鸣的笔下,革命党人不再只有气宇轩昂,而不过是一批有着革命理想的凡人,他们有着改朝换代的冲动,更有着根植于自身状态与身份的局限,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反反复复、偏离与不彻底。

在当时那个摇晃的中国,旧制倾覆,新制未成,你方唱罢我登场,在革命的旗帜下,是各方逐利的驱动与较力。

权力,在王公、革命者、士绅、会党之间博弈着,真正的民众只有去接受、去协助、甚至去赴死的角色,而没有登上前台的机会。这便是中国式政治的实情,一贯地在权贵与精英间平衡,而未有过真正民主的基础与尝试,甚至发生平民参政的尝试时,上层的敌对双方都会瞬间一致地进行绞杀,无论革命派还是保皇派。

革命,从一开始就是从暴力开始的,也便自此种上了暴利的基因,仿佛不暴力不革命。诚然,在专制之下,暴力是打开制度外壳最直接的方式,但暴力所遗留的危害也最大,需要调整和消化的时间也最长。北洋军阀时代,乃至更后来的历史中,对以暴治暴的相信,无疑都是对民主政治的极大危害。

洋人,让我们紧闭的国门打开,也让我们在崇洋媚外的阴沟里无法走出。在辛亥革命的历史中,洋人始终是敌对双方都有意避讳的范畴,无论是依附还是借力,自己人怎么斗都不为过,对洋人却都要另眼相看、他法相待。这种内外有别,在更早的中国,可能是以礼相待,但在近代,却始终是一种带着自卑的软骨病,不管是妄自菲薄,还是夜郎自大,缺乏的始终是一种自信的根基与平等的视角。

……

可以看透的方面,还有很多。辛亥革命在百年前让中国摇晃,在百年后,当日的思考却未必在今天找到了答案,又或者,当日的劣根在今朝却还在生长。一切的存在,都有着源头;一切的生长,都有着基因,这或许是我们读史的需要,也是写史的立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真伤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