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80’后vs4321

(2010-12-02 19:58:44)
标签:

欲望都市

80’后

主观与客观

形而上

青春

分类: 电影院

      青春残酷,因为成长总有代价付出,因为生存的环境总要把年轻磨砺。

      进入2010年,80’后也便进入了一个逐渐而立的新阶段,在90’后已然准备脱颖而出之时,80’后的身形似乎开始变得圆润,无论是自觉的,还是被迫的,生活总会在坚持之中磨去些什么。

80hou1

      说实话,我并不主张拿年龄的代际来说事,因为任何一代人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社会的层面可能会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但在情感、心智与生命方面,一代与一代并没有太多的不同。

      或许正是这样一种认识,初看《80’后》,我会觉得编导的视角有些太过灰色,不知道,这是否也是与影片主人公同年龄段的他们的一种自艾自怜。青春,本来是一个危险的年龄段,因为心理的急于摆脱与渴望独立和精神与能力的实际状况存在差距,内心的躁动很容易形成背离本意与失去把握的结果,而不甘认输的热血又往往成了润滑剂,让结果进一步放大。

80hou2

      同步放大的,其实还有内心的恐惧以及相伴随的不安全感。因为没有可能见证父辈的青春,一方面天然地与上一代形成对立,另一方面,又以为自身的困扰才是从未有过的天大的问题。所以,无论上一代有多少的经验在耳边,青春的成长都似乎需要自身的经历与代价后,才有。

      如此看来,《80’后》本身也是这样一次经历与代价后的成长,那对现实灰色的渲染与内心对美好的渴望,始终都纠结着。

43211

      就编导的技巧来说,同样讲述80’后故事的《4321》便显得略胜一筹,这其中,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否更真实地认识自身并更客观地解读身边的一切,才是根本。我们的新生编导,还是无法克服由形而上的概念来设计形而下的客观的弊病。

      《4321》像是青春版的“欲望都市”,也是四位女主角并行的故事,只不过青春四射,让此片要算也只能是“欲望都市”的现代版前传。

43212

      故事发生在四个姑娘的一次碰面后,四个人在街头告别后,各自回了家,于是,故事就分别展开了。每个人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每个人也都陷在自己的苦恼甚至是痛苦之中,而没有看到朋友面临的问题。

      自街头告别的镜头后,编导分四个独立篇章,分别单独描写每一个姑娘在48小时中的经历,这样的结构很好地用镜头展示了主观的局限性,每个人都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看到所谓的“真相”;而实际上,这种眼见为实,却因为视野的局限而未必真实。

      当镜头完成四段独立的讲述,复原出一个全景的故事时,主观与客观、局部与全面的差异便不言自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