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叶佳修是早期台湾民谣歌手中最为大陆听众所熟知的一位,一点也不为过。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想不起他的名字,但是他的首首代表作:《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却已经是不经意间就会脱口而出的曲调。
或许,从叶佳修作品的选题来看,他是台湾民歌手中,最贴近民谣的一位。他手下那些优美的旋律,始终得益于乡村、田间,悠扬而单纯,美好而琅琅上口,谁说简单就没有意境呢。
叶佳修的歌,最让我忆起高中时代。那时,最时髦的娱乐设备,就是号称“砖头”的收录机。就是靠着那些一盘盘转录过不知多少遍的卡带,这些来自彼岸的美丽音乐,顽强地传进了我们渴望的双耳,不再忘记。
http://zhangmenshiting.baidu.com/service/2c094fea4676ef982c25d2a0dac4ee05.mp3?xcode=4acaba19dad00118e114459ccc3bab922f
[背景]

在台湾,叶佳修被称为“乡村田园歌谣始祖”,是上世纪80年代台湾“民歌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之一。
1979年,由他作词、作曲、主唱的首张专辑《叶佳修》,在“民歌时代”首开流行乐坛全能派歌手的先河。从叶佳修歌曲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的音乐风格,很多作品都在写乡村、写风景。代表作有《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踏着夕阳归去》《思念总在风雨后》等。
听叶佳修,从他的歌名就可知道他的音乐风格:“乡间小路”、“垄上行”、“爸爸的草鞋”、“赤足走在田埂上”、“踏着夕阳归去”、“早安太阳”、“秋意上心头”、“流浪者的独白”、“让我轻轻的告诉你”、“乡间记趣”、“思念总在分手后”、“年轻人的心声”……几乎有三分之一都是在写乡村、写风景,而且叶佳修笔下的田园风光是如此的美,美得令人心神俱醉。妇孺皆知的“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就不用多说了,一起看看他如何记乡间之趣吧:“白云在蓝天赛跑,风在树梢摇,孩童挽着手儿笑,争说谁的新娘好,满头缀花的姑娘直叫不要不要;看他们又哄又争吵,杨柳笑弯了腰,黄狗追的鸡乱跳,茉莉百合各争俏,鸟儿扯着喉头叫争说世界多美好,小河边有一株小草,把河水紧紧拥抱,只有花猫懒洋洋,呼噜噜在睡觉。看生命在眼前跳跃,听欢笑在耳边轻敲,找一片绿绿的小花道,筑一个小小窝巢;你还有什么好烦恼,快乐在你四周绕,用心仔细的找一找,马上你就陶醉了”。
叶佳修竟能在这不尽完美的世界上发现这么多美好的事物,而且还能用充满感情的笔触与优美的旋律将这些美好的事物安上翅膀,飞入千千万万中国人心底,让饱经百年忧患的国人终于可偶尔停驻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脚步去欣赏那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从而获得一刻平静安宁的心境与发乎自然的喜悦。
叶佳修是当代乐坛最纯朴、最真诚、最善良、最乐观、最洒脱的诗人。他没有把对世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不满化为牢骚,而是始终对人生充满着一种仁民爱物的胸怀。唯有叶佳修这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胸怀,才能创作出那些优美如诗、风光如画的音乐,他的歌风格独特,也正因此略胜一筹,成为现在仍不过时的校园流行歌曲之一。
乐坛不仅需要罗大佑、郑智化、黄舒骏、黄家驹、崔健等具有批判精神的音乐人,也需要童安格、齐秦、周治平等唯美主义的音乐人,还需要叶佳修这种摆脱人间世俗羁绊之后与自然融合为一、与音乐融合为一的乐天派音乐人。对当代乐坛田园音乐的贡献,叶佳修是开创性的,而且几乎是独家的,这使得叶佳修音乐青史留名。
(转自:http://baike.baidu.com/view/731789.htm,百度百科)
[歌词]
作词:叶佳修 作曲:叶佳修
编曲:kakawa
走过了遥远的流浪途
尝尽了途中的风雨露
路旁有一株苍老的树
看著我满腔的苦楚
只为了寻找一份真挚的爱
满腔的愁绪都忘怀
不管山路多么狭窄
我眉也不皱头也不抬
你可知我在找什么
一个小小的爱情窝
唱不完永远的你和我
呀有你有你有我有我
梦中的乐土已荒芜
盈眶的泪水滴无处
只任它泛滥在心湖
啊~~浪人的歌哟是孤独
朦胧的日幕中我徘徊
晨星它也知我心悲哀
又踏上流浪的坎坷来
行囊中装满我切切的爱
你可知我在找什么
一个小小的爱情窝
唱不完永远的你和我
呀有你有你有我有我
只为了寻找一份真挚的爱
满腔的愁绪都忘怀
不管山路多么狭窄
我眉也不皱头也不抬
我眉也不皱头也不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