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摩西会堂犹太人旅游 |
分类: 旅行社 |
https://rkrevg.blu.livefilestore.com/y1m-uzbDA3djGF2sXUNWQpCgVrnKCdl2UfLBTN0z2Vj1URA88_rnczgJIFi3nuNM-zMr4gM5iWwxj9OmaI1TENpbK166aouZVU7JvCtOqn-aS_j2Ox0lW8yRZHWXhi6LQ4nmpZrZQay4vi5GJwtAozXJQ/IMG_8952.jpg
摩西会堂,现在已经改名为“犹太人避难纪念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2号,靠近舟山路,乘坐地铁四号线可以很方便到达。如果还找不到,那我告诉你,它的斜对面就是提篮桥监狱。
知道摩西会堂,是一个偶然。但知道了,也就惦记上了。
去年的八月,一个人在家,一个周日叫上朋友动了去那里看看的念头,但一场大雨搅了局,目的地换成了莫干山路50号。又是一年的八月,又是独自一人在家,再约朋友前往,一场大雨再度光临,但这一次意志坚定,冒雨前往。到了目的地,雨住风息。
https://rkrevg.blu.livefilestore.com/y1mTV1i8gGhzMS2c0GG_uo1ptPvK6K4gFt9t4jEsEUb_cOARoWZ1hG56fQnd4Jbw3-rc9romwOs4ACovNeMbGgp6Y4KJSa75-1MGOwDdBUlAQcm9OpKvoD7XdanhYXNs3pJwRfyjba-Wd4M5xW9SIylQQ/IMG_8890.jpg
根据介绍,摩西会堂始建于1907年,1927年(犹太历5688年)迁至长阳路。它原是一座供犹太人专用的会堂,二战期间成为犹太难民的宗教活动中心,犹太青年组织也一度将其总部设在摩西会堂内。由于摩西会堂是全上海“犹太难民聚居区”的文字和实物资料最多也最为完整的地方,现在已成为许多犹太人士来上海的必到之处,而我也在半路上,为一位来自以色列的老兄指引了道路。
https://rkrevg.blu.livefilestore.com/y1mWlGD2hGYhV5y3NSNfM1BL8OatylT9kfPXGcitljArTeAUGI_bgacVZiFF_jwyueXmu55cfYnumrIKdZy78CQLpvi5seFmEfVnK1tzbD9aFcikX0zhMRdyQ1d5rvDPdglycudbdXBUWbGOtA9PzvE6w/IMG_8949.jpg
如今的摩西会堂已经完全重修过,新的看不到一点历史的影子,这多少让我有点遗憾。而随着翻新与重新定位,票价也随之大涨,50元一人的门票确实令人有点咂舌,但愿这与犹太人来得多没有关系。我的残疾证不管用,朋友的研究生学生证忘了带,无奈之下正准备付出一百红钞,但看门的老伯突然决定就当我们都是学生,两个人只收了两张10元的学生钱,令我们诚惶诚恐,十分感谢。
https://rkrevg.blu.livefilestore.com/y1mNOS6U478m48Sp4L6FMAB5eHf8D-F9o5py1mRKzYqdKKwvkaLMFT1staZE1stRyjDORUmvzuWDRrH4zQFDJsmICVoVsPX9xz5DCEmsY7d1Tso1AqZW2M3XfkssHLQmKqj1GPeMQf7nNqQfQT-rUq9ZQ/IMG_8896.jpg
现在的摩西会堂共有三个展厅,第一展厅也是会堂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红砖小楼。进内,游客需套上鞋套。建筑底层是原来的礼拜场所,讲坛与排排长椅座位位于同一水平面之上。二楼和三楼则零星地陈列着一些征集来的那个年代的日常用品,一些现代的艺术作品以及各国名人来此参观的图片。
https://rkrevg.blu.livefilestore.com/y1m6MG5tbuuDEPGWhf5V7VgADzb4cqIg3l_KNc5b7syKrNhV51DA7HCcEClLEftmK-1zbK2J0ATZ3iqVLr6oBl19-iyxkwEc4LMwtCaZ8czvXsp1JuWo0-0s9AH_wSe2UaY2x3Cs-KGIeOoYlzDFfe9IA/IMG_8905.jpg
从第一展厅的后门出来,是一个小小的院落,两边各有一排平房,分别是第二展厅和第三展厅。
https://rkrevg.blu.livefilestore.com/y1mGEbTLUwJMWtBKPo5Em1IEv7YE4sBEoCdaDZKk8ONYZilaccq_YINHtHLydIsrk3_opF2jaNTGkB-yomX4rBOn31Xrm_bleQnyGi1tV3c34-puwkYHQ-a2vh603VWgkMrXrG-eHnitjQyMYETVb6rEw/IMG_8938.jpg
第二展厅的设计别具匠心,黑色的门廊下是一扇沉重的门,推门而入,幽暗的仿烛光灯光映照出对面的一面墙,墙上用希伯来文、英文和汉语书写着被暗杀的前以色列总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拉宾的留言:“二次世界大战时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拯救了千万犹太人民,我谨以以色列政府的名义表示感谢!”。
https://rkrevg.blu.livefilestore.com/y1mWHzOqXP_1fLnzcuRKhJ-PL9r9ivS6Zj9v0M6T9o9HB5wBXDrk0Cfkb7Oty7NzCxVq7GC1FXDOX4qdsYSVPqu-zhfCyyaUZFUVVPoOj1nGaZddE5OjTQZJVc3IxEklKAvl8YuHAiuCbgecqKa0Lirbg/IMG_8943.jpg
再推开左侧一扇标着“唐山路五九九弄22号”门牌的石库门房子的大门,就来到一个由“避难上海、社区生活、隔都岁月、互助同情、重启风帆、难忘历史”6个主题展版组成的展区。它记录了1937-1941年,大批从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逃出的犹太难民在上海度过的安宁岁月。这些难民当初有很多曾辗转逃到日本神户,但因日本政府拒绝接纳,又无法前往美国、加拿大而只得先后来到了对他们没有拒绝的上海。当时的上海热情接纳并帮助了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们重建家园,最多时,曾有两万余名犹太难民居住在虹口地区的长阳路、霍山路、高阳路等地方,而摩西会堂就成了难民们经常聚会的场所。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他们开设学校、医院、商店、工厂……,并通过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坚持反法西斯斗争,上海成了他们在远东最温暖、最安全的避风港。近年来,许多曾居住在虹口区的犹太人携带子女来此旧地重游,缅怀那段难忘的岁月。
https://rkrevg.blu.livefilestore.com/y1mi5o1W5RG_VvlpliLCzVj1unQEK8oAO_83sYMbgVjCj_pl3051d_pp3x59iVkM6MoK71aKbVyqrVFjHWXtCzTPQcXPG5yYjWUAMFwLviuR_LJRNIyZaspfoYXBUmSXNbd8cnfZzNxSf1Zsx9fVL8daQ/IMG_8945.jpg
第二展厅的对面是第三展厅,其中的展览内容有些特别。根据布展的情况,这里应该是一个不定期更换展览内容的临时性展厅,而现时的展览则是一位美国摄影师所记录的奥地利人对于二战期间追随希特勒事件的反应和态度。上个世纪末,随着奥地利总统、前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曾为纳粹服务事件的曝光,奥地利人回避了几十年的追随纳粹迫害犹太人的陈年丑事被翻了出来。遗憾的是,大多数奥地利人对于采访身怀抵触,更不愿去反思。摄影师说,人们的态度都写在脸上,是的,从这些写在人们脸上的表情中,我分明读出了纳粹在未来并未绝命。
https://rkrevg.blu.livefilestore.com/y1mZKnHSJxImNFFRC4Hy1yq4IMEvOhg7IKuiMqkAjxSbcgVamz4zyWUxhFH1sPggoK93XNQ_bf8QQQx34pnlqIk4taPCIQe27lqviWsgmRcSUKns9SsOGb689SipCNu0Xz-XxACwxEOrTIm3YAUAqHuww/IMG_8953.jpg
摩西会堂,是一处小小的很容易被忽略掉的地方,它淹没在这个都市的水泥丛林中,也淹没在这个地球的喧嚣之中。但是,在这个安静的小地方,如果可以让我们的心与脚步一同放慢下来,就还是可以听到一些历史的声音,从远处一点点漫进我们的耳廓,直至我们记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