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海角七号金马奖影评 |
分类: 电影院 |
据说,所有的台湾人都在看《海角七号》。既然,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我也要追随这个热潮。
这说法,当然只是自己寻开心的一个笑话。就如同,有人单单因为影片中那一段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一位日本教师与台湾少女的情感线,而把影片定义为媚日一样,泛政治化,只会是艺术的杀手。
在刚刚结束的台湾金马奖上,这部票房大热的影片有了一个不尴不尬的收获,虽获奖五项,但多是技术类、音乐类及配角类的,与几项大奖都是失之交臂。其实,我倒觉得这样的奖项对《海角七号》而言,是一种恰当的褒奖,它的音乐以及其中饰演乡议员的老演员马如龙确实才是全片的亮点所在。而相比之下,它的故事,它的剪辑,还有更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总的来说,《海角七号》是一部很温暖的电影,虽然它讲述的是发生在台南的一个海边小城里的故事,但那份嘈杂气氛下人们性情的不安定,那份对自己身份与文化的彷徨与认同,那份年轻的失望与年老的执著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那份内心守候的渴望以及未来的不确定,都是台湾当下社会心态的一个集合与缩影。所以,在那群“乌合”的非要做日本歌手演唱会暖场嘉宾的本地“拼盘乐队”身上,在那个苦苦维护本土文化与风情的乡议员身上,以至于在更多的带着自身苦恼生活着的小人物的身上,或许,台湾的观众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自己的心态。这样说来,票房大卖也就有了一个基础。
上大学时,我看过不少的台湾小说,那种带着乡土气息的文学,给我很深的印象。原乡性,始终是台湾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点在当年的校园民谣中有过反映,现在在台湾的电影中又再次成为一种热潮。
其实,在当下外部世界危机重重的时刻,我们是需要《海角七号》这样的电影的,因为它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温情,带给我们解决,也带给我们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