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话剧如影随行赖声川 |
分类: 大剧院 |
《如影随行》是一部引我落泪的戏剧,落泪的原因不是因为剧情的煽情,而是因为它对生死的感悟触及了我的内心。
这部话剧是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沉淀三年的最新力作。去年在北京看过赖导的《暗恋桃花源》,虽有不满足,但还是很享受,也很欣赏他的戏剧结构与戏剧语言。但回到上海,考虑更多的,是什么演出适合带儿子同赏,所以,订了此前一天的喜剧《借我一个维塔斯》的票子,而没有选择号称悬疑剧的《如影随行》。
可是,也就是在此前的某一天,妻子接到她合唱团台湾姐妹的电话,说此剧由于是新剧且宣传不够,出票情况不理想,她可以拿到优惠票,问我们愿不愿意去观看。妻子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于是,才有了一家三口第一次拿着大剧院的五折票,坐在内厅第三排近距离接触《如影随行》的机会。
故事围绕一出家庭悲剧展开,男主人大桥因为怀疑妻子梦如与她的初恋情人浩帆继续来往而生忌恨,并最终在一次争吵中杀死了梦如……。
故事就是从梦如的葬礼结束后开始的。好友祥哥和吉儿夫妇及女儿露露在参加葬礼后疲惫地回到家,两代人的矛盾在这样悲情的时刻并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更加尖锐,祥哥和吉儿既悲哀着梦如,也担心着“出逃”的大桥,露露则想着尽快离开这个窒息的家,去找大桥和梦如的女儿真真,而此时大桥却出现在他们的家中。
其实,大桥已经在杀死梦如后于湖边举枪自尽,而真真也已经在7岁的时候因车祸离世,他们现在不过是两个拒绝承认死亡的孤魂。如影随行的,是现实的生命与非现实的灵魂,故事就在这样两个世界间以及过去与现实间交替展开着,随着剧情解开着一个又一个悬疑。但若据此而认定它是一部悬疑剧,我觉得却是错了,因为在悬疑表面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心理交流,甚至是对生命的深刻探讨与解读。
大桥、祥哥与吉儿都是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坚实地生活于现实之中,也为现实奔波着,而梦如和露露却生活在一种对精神、对情感有更多诉求的理想状态中,可是现实的冷漠让她们无法享受理想的快乐,于是,梦如假想出一个完美的初恋情人浩帆,并在这样的假想中满足着自己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诉求;而露露也先是编造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好友YEA,后又以已成为孤魂的真真为对象,将不愿意与父母交流的真心话与她们做着外人看来是自说自话的心灵交流。
我们不是都在追求快乐而幸福的家庭吗?那为什么我们又在猜忌、冷漠与隔绝中残忍地将这样的家庭打碎?或许,最终的答案只有从对生命本质的回归认识中才能找得到,那样,我们的灵魂有朝一日也才能插上天使的翅膀,安心起飞,去向该去的方向。当大桥和真真最终找到了那条起飞的路,不再孤独地飘荡,梦如便在远处安详地等着他们父女,等待着回归。
此时,我的泪水也终于无声地从双眼中趟出。
大幕落下,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爆发出诚挚的掌声,延续数分钟不断。结束上海这最后一场演出的演员团队将在随后的苏州、北京巡演中进行调整,演员中有离开、有加入,这样的状况与戏剧的震撼交织在一起,令舞台上扮演YEA的曾宝仪、扮演真真的话剧新秀朱芷莹(电影《色戒》的女二号)相拥而泣,扮演露露的赖导的女儿赖梵耘、扮演梦如的台湾话剧“一姐”丁乃筝(也是赖导的妻妹)、扮演吉儿的演员都是泪眼婆娑,而扮演祥哥的台湾影帝屈中恒和扮演大桥的马景涛也同样是真情难抑。
话剧的魅力全在这里了,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舞美,好的演员,还有这一切汇聚起来的对戏剧的真诚、热情与深爱,以及对生命的敬重与思考。
好呀,《如影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