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子曰《论语》文化孔子 |
分类: 图书馆 |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当我们发现,转嫁于他人的怒,其实源自内心的压抑时,便是需要调节心理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栗。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栗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借钱,周急不济富,而且,周急不救贫。救贫需治本。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呵呵,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一辈子做好事太难,凡人与圣人之别呀!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快乐,真的是自己的事!
[冉求曰:“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
人生,要有几个关键的坚持,也即所谓的转折点吧!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世风日下,是因为正道成了摆设,守道成了“傻子”;但傻子有傻子单纯的快乐,不用忐忑。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庸之道,没什么不好,至少平衡、和谐、不丑、不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李零先生喜欢这两句,他说,“怕死比死更可怕,爱知识比知识更可爱。”我也喜欢这两句,所谓强扭的瓜不甜。知识上没必要赶时髦,反正未知的总是多过已知的,那就找不累心的去了解好啦。
[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智)者动,仁者静;知(智)者乐,仁者寿。”]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守与进、静与动的辩证。淡泊与宁静不是消极,而是舍得,有舍有得,弃舍守得。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以假设为前提的考验,是一种无聊,也是一种愚蠢。因为,假设不过是以不信任换不信任。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判)矣夫。”]
现在却是文重于礼,只有文不好时才讲礼,文好则可以无礼。难怪师德坠,学生不像学生,老师不像老师。反了呀!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为中庸平反呀!中庸,不是和稀泥,而是恰如其分,不过度。这还真是国人需要的。不要再贬中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