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战争诚信承诺英雄 |
分类: 红茶坊 |
[据《齐鲁晚报》报道]从普通士兵到副师长,今年46岁的孙兆群从军28年。28年军旅生涯,最难忘的还是1985年云南边境的硝烟和号角。那一年,孙兆群所在的连失去了16位战士。1986年6月,身上多处受伤的孙兆群从南疆凯旋,而16条年轻战友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南疆。战场归来,孙兆群做的头一件事就是从16位烈士的档案中抄下烈士父母的姓名和详细地址,逐一给这些烈士的父母写信,与这些信同时寄出的,还有一张100元左右的汇款单。20年来,孙兆群为资助16位烈士的父母和他们的亲人,不知道花掉了多少工资。一听说谁家老人病了,烈士的兄妹上学工作需要钱,他都会捧出一个儿子的孝心,一位兄长的关爱。20年,几万公里、上千封信、无数的牵挂……孙兆群在奔波中体味着特殊的亲情,也诠释着真正的大爱、大孝。
对于在80年代度过大半学生时代的我来说,最真切的英雄形象来自于那个年代的那场反击战。记得那时,被一个个英雄们的故事所感染,所激动,甚至有一段时间,还和在前线服役的一名司机兵建立了通信联系。
如今,那场战争正在人们的视线中走远,并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淡忘,时间真是一个魔鬼。但是,所有在战争中经历过生死考验,留存着伤痕记忆的人们,肯定是不会忘记那场战争的,因为,那一切都与生命和鲜血紧紧相连。
我们身处的社会,是一个缺乏普遍诚信的社会。当人们习惯于为了利益而淡忘承诺时,孙兆群就成为一个异类。但我想,每一个葆有良心的人,都会在他28年默默实践承诺的事实面前致以崇敬的注目礼,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位战场上的英雄,也是和平时代延续着英雄精神的真正男子汉。
当特殊的境遇改变,每一个人都将回归他本来的平凡生活,也会很容易忘记那特殊情境下的激情诺言。以多数人的道德标准判断,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孙兆群,即便没有实现对烈士父母的承诺,即便在一次问候后不再坚持,都不会得到过多的指责。因为,毕竟他也在战争中九死一生,毕竟那16双父母的生活重负不是他的天责。
然而,他选择了用和平时期的生命努力来实践硝烟下火热的誓言,或许在他看来这只是一种没有任何动摇的必然,但是,我却被这样的坚持不懈深深打动。为了祖国的安全无私奉献生命,是一种伟大;在平凡生活中坚持一种高尚,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
英雄,不只与壮烈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