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指谈闲话
指谈闲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687
  • 关注人气:4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曼谷印象(4)

(2006-12-26 06:26:00)
标签:

旅游

曼谷

大王宫

卧佛寺

信任

分类: 旅行社

 

    对泰国人的印象,我始终是矛盾的。

    由于佛教信仰的普遍性,泰国人总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见面时,双手合什,微微颌首,是最常见的问候礼节。那举止,温柔中透着一种来自内心的真诚,很是亲切。

    但是,这种温文尔雅也会成为某些人的欺骗手段。事后,气愤中更有一种让我说不出的窝心感觉。

    那日早晨,乘船去往大王宫游览。上得岸来,正往大王宫的方向走去,街边一个类似国内公交调度亭的地方,走出一位身着制服的老者,主动问我们是否要去大王宫参观。得到我们的回应后,他告诉我们今天是星期三,正逢王室做家庭佛事的日子,大王宫暂时关闭,要等到下午才开门。

    看到我们对于如何打发等候时间一头雾水的样子,他就向我们介绍可以乘Tuktuk去市内看看另一处不要门票的皇家庙宇,还可在车上远看一下国王现在居住的王宫,而且王宫边上的皇家泰丝中心刚刚向一般游客开放。和同伴商量一下,时间还早,去市内转转也不错。于是,老者就主动用泰语替我们和Tuktuk司机讲价钱,谈下一个50泰铢来回的优惠价,让我们忙不迭地一番感谢。

    中午时分,回到大王宫,时间还没有到老者说的开放时间,但游人穿梭如织,并没有关闭或关闭过的迹象。再想想刚才去过的什么皇家泰丝中心完全是一个等着游客入瓮的购物点,才发觉上午那位和善的老者不过是个骗人的托儿。

    从大王宫出来,再往卧佛寺,路上又遇到两位主动介绍卧佛寺已经关门的路人,当然接下去又向我们推荐其他的行程,一样的以不要门票的某个寺庙为由头,最后落脚到一个购物处。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没有再理会这样的热情,而是双手合什道谢后,依然坚持自己的方向。

    最可气的是,那最后一个托儿,就把我们截在卧佛寺的门口,睁着眼睛告诉我们卧佛寺还要往前走,而且已过了开放的时间。要不是,有过上午的教训,说不准还真让他蒙了。好在我们没理会他,执意自己看着满是泰文的地图,判断出了所在之处就是卧佛寺,才算是避免了过门而不入的遗憾与尴尬。

    回到酒店,查看自己出国前准备的“功课”时才发现,这种骗子行径在资料中都已提醒过,只怪自己“学习”得不够认真。

    抛开骗子不说,泰国人的说话没准也让人吃不消。

    还是去大王宫参观那天。回酒店时,我们去了和来时不同的一个渡船码头候船。那里有两个码头,中间虽一水之隔,但没有连接的通路,从一处到另一处,要绕好几分钟的路。由于不熟悉情况,我们询问码头上的工作人员,所在码头是否可以等到我们要等的渡船。得到的回答是要到另一处码头。于是,道过谢后,我们往他们所指的对面码头绕去。

    到了那里,还没在候船处坐稳,一对发广告的学生模样的男女就主动用不熟练的英语来问我们在等什么船。好一阵沟通后,他们告诉我们停靠这个码头的船只开到河对岸,而不去我们要去的目的地,我们需要回到刚刚那个码头去候船。这一天,我们听到了太多的似是而非,接受了太多的主动热情,此时在听到这样的话,已经麻木,不管他们怎么解释,就是要亲眼看看这里停靠的船究竟是开向哪里的。

    结果,这对学生说得是对的。我们只好再绕回去,到另一个码头候船。

    这绕来绕去,磨去的不止是耐心,还有对泰国人的信任。也难怪一个新加坡朋友曾对我说过,在泰国去饭馆、酒吧,一定要确认所点的食品、饮料的价格之外不会再有其他的额外费用,否则,很可能多挨一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醒
后一篇:海上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