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可能算是小商贩们的天堂啦。因为在那里,无论大街小巷,从早到晚,都可见到在中国被城管们撵着打游击的地摊商贩。
旅游点周围,最多的是卖假古董和纪念品的地摊;居民区,地摊商品则以日用品为主;换到繁华的市中心,卖食品的商贩一车一摊,差不多要从早卖到晚;与其相伴的,还有向路人提供祭拜街头随处可见之神佛所用花束、香烛的摊贩。地摊在街头的密布当然有些显乱,但同时,也显得生活化。
夜市,也是曼谷商业的特点。自下班时间开始,小商贩们就开始在市中心占据人行道,瞬间便把那里变成了热闹的集市,从服装到旅游纪念品,再到盗版DVD,甚至还有对半砍的讨价还价,若不是言语不通,这一切很容易让国人陷入恍惚在国内某个批发市场淘货的感觉。当然,差别还在于营业时间方面。曼谷的夜市大多在凌晨一、两点钟才收摊,这在国内恐怕是不可能的。
除了平民化的地摊、夜市,曼谷市内也不乏大型购物中心和高档百货商店,这里的商品更体现着全球化的特性,相似的商品,类同的价格,世界在这里实现了大一统,该喜该悲?
在曼谷的大型超市中,最吸引我的眼球的是食品。太丰富了!水果,叫上来名字的,有着在国内不曾见过的好卖相;叫不上名字的,也一样调动着口中的津液;而由这些水果现榨的果汁,盛在一个个没有标签的瓶子中,更是诱人的了得。香米,也是泰国的特产,超市里,香米柜台占据了相当一块区域。走进柜台才发现,这里不但有各种不同种类的香米,还有配好各种杂粮或是调料的半成品包装,搭配之多,让人眼花缭乱。而同样让我应接不暇的,还有那太多见都没见过的各色食品调料。
在泰国,饮食的适应性上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米饭,面食都有,而且国内家常类的盖浇饭、面条、甚至是春卷等,都很容易找到。虽说菜的口味偏甜、偏酸、偏辣,而且三种味道搅和在一起,多少有一点怪,但基本上还是在我们大体熟悉且可以接受的口味范畴之内。
谈到饮食,出门在外最需留意的还是卫生状况。说老实话,这方面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啦。虽然,旅游点四周食品摊点也不少,但看上去总不够清爽,而不敢尝试。所以,花点时间与精力,找一个相对干净的饮食店,解决饥饿问题,也还是值得的。人在国外,安全与卫生毕竟同等重要。
曼谷的白天是拥挤的,曼谷的晚上则是喧嚣的。夜幕降临,曼谷的夜生活也进入准备状态。当绚烂的霓虹点亮,直白或隐晦的店招下,揽客的男女渲染着热带的性感。这一切就与夜市比肩而行,没有个清晰的界限。
这曼谷,还真是一个夜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