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多踏上返回莫斯科的火车,再经过9个多小时的行驶,于上午10点多抵达莫斯科的列宁格勒火车站,俄罗斯之旅就要划上句号了。
午饭的时间吃了早饭,饭后即开始最后一天的游览。其实,从车站出来便已开始了游览。在俄罗斯行中,有许多项目是不需门票的外观,莫斯科著名的斯大林时期尖顶建筑便是其一。虽然这七座一样设计的建筑是形象工程,但建筑的气势与工程难度也是不可否认的,而且这一造型在当时还随着革命推广到其他兄弟国家,在中国的哈尔滨、上海和北京都有受此影响的建筑留存。
俄罗斯是一个受战争影响很大的国家,因此,俄罗斯也是一个尚武、推崇英雄的国度。我们的第一站是对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战争加以纪念的建筑,一处是利用缴获的法国建材建造的具有讽刺意味的俄法战争纪念凯旋门;另一处二战胜利纪念碑。从两者的规模不难看出二战的惨烈以及对俄罗斯人的深重影响。二战胜利纪念广场的中轴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块年代碑,从战争开始的1941年直至战争结束的1945年,右侧相伴而行的是一组喷泉水墙。主体纪念碑立在高台之上,高度的数字与战争持续天数相同,碑顶是高吹胜利号角的天使,底端是被斩首的毒蛇,碑身上则刻满了饱受战争摧残的俄罗斯城市的名字。在高台下的左右两侧,是分立的小纪念碑。样而高台上纪念碑的后方,则是一道圆弧墙,象怀抱一样拥抱着英灵与祭奠者。
在列宁山远眺莫斯科市容,在莫斯科大学主楼前感受文化的力量,在新圣女公墓里感悟人生无常后,旅行便真的到了最后一站——阿尔巴特大街。
来俄罗斯前,就听说莫斯科地铁世界闻名。现在,眼看行程即将结束,想看地铁的心愿就越来越强烈。在几位上海老阿姨的攻势下,导游终于答应我们以“他从未带我们看过地铁”为条件,满足了我们的要求。于是,我们的“小分队”紧紧跟着导游进入了阿尔巴特街地铁站。地铁站内的雕塑、壁画有强烈的上世纪50年代的“革命”痕迹,但这并不破坏视觉上的欣赏。阿尔巴特街地铁站有一条自地面通向地下站台的长滚梯,长度差不多有100米左右。在电梯上扶行上下,仿佛在时光隧道中穿行一般。车站、站台和列车车厢都有些陈旧,与当下的现代感有着相当的距离,但它们更象是一位容颜老去的鬼妇,表面的风光不再,内在的优雅气质却魅力仍存。
知道阿尔巴特街,还是上大学时读过一本名为《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的小说。20年过去了,小说中令人窒息的政治恐怖已经消失,老阿尔巴特街成为一条商业步行街。街两旁是各式商店、餐厅、酒吧、电影院……,店招奇特,醒目而个性;路中央是各式纪念品摊点,街头画家作画处和街头艺人的表演点;在建筑间亦或矗立的街墙上,则满是不知谁制造的涂鸦。由于时间紧迫,我们终是无法以闲静的心情与步伐走在这条老街上。
就要离开莫斯科了,拥堵的交通最后给我们来了个“上马威”,让去机场的路途充满忐忑。最后的一切当然还是满意的,我们到了机场,也赶上了回家的飞机。
P.S
俄罗斯行系列到今天终于完成了,由于期间出差很多,写得很累,估计各位看得也很累,多担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