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的闲话屋浏览量在4月11日的某个时点达到了2010,对上海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熟悉的数字,因为那是世博会举办的年份。那么,对我来说,这数字又意味着什么呢?
2006年,最新的变化,就是自己在MSN开了一个博客空间;而一段时间里MSN服务器的不稳定,又引来了自己在新浪的第二个博客空间。虽说,都是指谈闲话,但渐渐地,两个空间在存在交集的情况下,也有了小小的差别。MSN完全是最新的思考,新浪里则填充进许多往日的文字。只是不知,在时间差后,是一种延续还是一种断续。有时想想,文字的记录可能比动态的回忆更具有还原性。
新浪的闲话屋浏览量,能以后发之势超过“先辈”MSN闲话屋,主要拜记录浏览量标准存在差异所赐。如果说,自己完全对天天增长的数字无动于衷,那是虚伪的,因为有人阅读,总是一种满足,总是一种欣慰,尽管,这数字的变化远非引我打字的动力,更不是滋润我思考的源泉。
写博客,没有压力。所以,在思考与文字的堆积中,我可以无羁地收获快乐,可以与熟悉或陌生的朋友安静地交流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讲,闲话屋就是我的后花园,在安静的状态下,快乐地思考,愉悦地欣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