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无穷动艺术电影宋体小众女权主义 |
分类: 电影院 |
听一位朋友说起,另一位朋友的生活状态不是很好,有点担心。于是,抽空去看了看那另一位朋友。还好,朋友说春天来了,不喜冬天的他也逐渐换了状态,我的担心也便遁去。轻松间,和朋友聊起生活,聊起感情,非常态下的他与常态下的我竟有着很多相似的感悟。
当晚,因日间的谈话,有了看《无穷动》的动力。
《无穷动》起因于导演宁瀛与其一帮闺中密友的闲聊,这几个女人个性的生活经历,与宁导一贯的写实风格相结合,注定这样一部电影是属于某一特定小众的。所以,远离片中人物生活的我也看得有点累,甚至还动用了一点坚持。
滑稽的是,片子的宣传采用了小众与大众兼顾的方式,一面宣称这是一部关注女权主义的电影,一面又适时地利用“馒头风波”,醒目地加上了“洪晃讲述与前夫的情感经历”的毫不搭界的炒作语句,并配上一句夺人眼球的“谁动了我的老公?”,与其艺术电影的自我归类产生了错位。
电影是一门艺术,把电影分出艺术电影之类别,可能是如某人所说,是影评人为了自己饭碗的所为。
在此基础上,于是,当然地把艺术电影说成是适合于某些小众的影画。在我看来,小众与大众的区别只是在于对讲故事的方法与表达故事的技巧的接受程度有宽有窄,至于故事的主题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总也逃不出那几个人类永恒的主题。
就比如,这一部《无穷动》,人物脱离普通百姓而另类也好,叙事语言个性而缺乏世俗感的外表也罢,其主题远没有吓人的“女权主义”那样高高在上和冷冰冰,剥去外表,也就是常见的借着“婚外情”寻找女性自我位置的老生常谈。
半大不小的年龄时,我很怕看不懂一些所谓的艺术电影。现在想想,看不懂就看不懂呗,本来电影就是作者的电影,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与理解范畴,自然也就有着走不进去的画面。平行与交融都是一种表达方式,也都是一种生活方式,小众,大众,不过是一个相对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