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看电影,从什么时候开始记不得了,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这个爱好。

很小的时候,其实没多少电影看,样板戏外加几部记不清名字的革命电影,应该是让我明白有电影存在的开始。还记得4岁时,和妈妈去上海看病,在大光明电影院看过一场《龙江颂》。那大概是我对电影最早的清晰记忆。虽然,最初的开始并不精彩,但因为是开始,也就是我看电影历史上不可抹去的一点。

在我记忆力开始丰富的时候,正赶上文革结束后的文化解放,大量的新老电影蜂拥上银幕。在那个电视还很难见到的年代,电影简直就是人们的娱乐中心。我想,我对电影的喜爱,也应该是得益于这样一个年代背景。

父母都在医院工作,我家也住在医院的宿舍院。虽然,医院有一个大礼堂,但那基本上是为开大会、举办联欢活动、甚至是举行追悼会用的,而电影则是在空地上露天放映的。每到放电影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孩子们的节日,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拿着小板凳,晚饭后赶紧去占据一个好的位置。电影放映前,总有一个对光的过程,大一点的孩子会对着放映机射出的光线,朝着银幕打手影,就像是正片的预映。而那时候的电影放映,也习惯在正片前加映新闻纪录片和动画片。

我想那时,相比其他的孩子,我对电影在喜爱中又是多了一份痴迷的。9岁左右,一场车祸让我在医院病床上不能活动地躺了40多天。为了让我解闷,爸爸从单位借来了比较稀罕的电视放在病房。可是,回想起来,在记忆中并不记得看过什么电视节目,反而是一场名叫《青春》的露天电影让我记忆至今。那时,我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活动。不过幸运的是,我病房的窗口远远地对着医院放露天电影的空地,只是对着我的是银幕的反面。于是,我就躺在病床上看了这一场听不到声音的《青春》。可以下地活动后,我看的第一场电影是越剧片《红楼梦》,之所以记忆深刻,是因为我是拄着双拐坐公交车去电影院看的。

电影还曾经是别人贿赂我的工具呢。在我的两个哥哥谈恋爱时,为了争取我这个未来小叔子的支持,他们的女朋友都请我看过电影,只是那时我还不懂当电灯泡的含义。

在我上中学时,学校常常包电影,由学生自主选择购票,票价十分优惠,我是场场不拉。上大学时,没谈恋爱,电影院也还是一个人消遣的场所。工作了,单位很清闲,别人上班时玩游戏、打牌,我除了看书,就是偷偷溜出去看场录像,然后在下班前再回来报到。只是有一次,在录像厅碰到了同事,难免在尴尬后会心一笑。我读研究生时,不像现在的大学生有条件在宿舍用电脑看碟片,所以,一星期看两到三场录像是我必做的事情。以至于后来管录像厅的老师都认识了我,有时干脆就让我免费入场。现在,忙工作,忙生活,很少有机会看电影,可是定期去买碟片却是雷打不动的。尽管,多数碟片静静的躺在抽屉中,但我总在惦记着它们,也总会找机会找出来看上两眼。

为什么喜欢电影?我没纠缠过自己。或许,电影让我多了对人生的体验吧。所以,我看电影是轻松的,好的影片坏的影片,不必过多计较,就如同好的人生坏的人生,你都要经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