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春大岳武当徒步登山之一:逍遥谷-琼台中观

(2012-02-01 14:59:03)
标签:

旅游

秀水生态

肖楚田

人文/历史

武当山

武当山徒步

东神道

水生植物

分类: 游山玩水

    农夫多年来,受网上诸多徒步远足、登山者狂热哥们的熏陶,也学了些理论,可从没有真正实现过。今年春节,偶时有情绪低落,突冒出有登山想法,“久有登山志、初上武当山”。

    在网上查了一些网友的武当山徒步攻略及旅游路线,做了初步的准备。到武当山的游人中,选择不同的路线及交通方式的比例大致如下:

    一、一半以上的游人:坐景区巴士到琼台中观,然后坐索道到金顶,再坐索道回琼台中观;再乘巴士到南岩、太子坡等景点。此方式徒步最少,主要是在金顶附近徒步上下几百米。

   二、约2/5的游人:从琼台中观开始徒步走古神道上金顶(需要2小时),再坐索道下来;或者从南岩开始徒步走明神道(或清神道)上金顶(需要2个多小时),再坐索道下来。即从巴士终点站(中观、南岩)单边徒步上金顶,坐索道下山;或者反之,坐索道上山,单边徒步下山。此方式徒步约2-3小时。

    三、约1/10的游人:从巴士终点站(中观、南岩)徒步上金顶,也徒步下金顶,只是走的路线有几条。此方式徒步约4-5个小时。

    四、极少数的人,就是不走大众路线徒步上山的侠客,呵呵。说一下徒步上山的几种路线:

      1、西神道路线:从316国道的嵩口开始徒步,经仁威观、五龙宫、下中上元等遗址,到南岩,再到金顶。这个路线是最复杂的,一是有数十公里,其中据说道路从嵩口修到将军庙附近(仁威观与隐仙岩之间某地);二是隐仙岩-五龙宫-南岩这一段还未开发,原始森林,山陡路险,古神道荒废不可辨,多处是无路可走,必须请当地人当向导带路;三是一般需要在中途住一晚,除非是专业级别登山者,靠一天的体力很难走完。通常在五龙宫野外帐篷露宿,或找附近农户家中住,也可赶到南岩或七星树住宿,第二天再登金顶。此路线一个人不易,特别是没有当地向导的情况下,风险很大,需多人结伴而行。

      2、南神道路线:从官山镇开始,经过吕家河民歌村,到金顶,约需4小时。

      3、另一条西神道路线:从全真观遗址(标志是两棵千年银杏树)开始徒步的话,3个小时到金顶。

      4、东神道路线:其实是北神道的一个分支,从逍遥谷(剑河桥)开始,沿九渡涧峡谷顺溪而上,到下观、中观,再到金顶。此路线从逍遥谷到琼台中观约15公里,需要4个小时,再徒步到金顶,需要2.5个小时,农夫本次就是走的这个路线。

     农夫的徒步路线:坐景区巴士到逍遥谷(开始徒步)--4个小时(正常速度)--到琼台中观--2.5个小时(因体力消耗较大,速度较慢,正常需2个小时或多一点)--金顶下吊钟台--(20分钟)--金顶--(15分钟)--朝圣门(从明神道下山)--4小时(左腿拉伤严重,正常需2.5小时)--南岩。需要说明的是,山上雪未化,很多地方的路、台阶较滑,行走起来比平常要吃力和缓慢些。

    农夫菜鸟级的装备,不好意思启齿啊:1、探路者冲锋上衣;2、派格32升专业背架系统登山包,一个好的登山包可以给你的负重减少很多重量,农夫本次负重约10公斤;3、杂牌登山杖,在连续上下山和雪地里,登山杖的作用不可小视;4、骆驼徒步鞋,起码要穿徒步鞋和旅游鞋,如有专业的雪山登山鞋更好,那武当这个雪不在话下;5、指南针、手电、地图及相机、三脚架等,另忘记带哨子,哨子很重要,万一走丢了可以吹哨发信号。

    农夫用一天时间,徒步10小时左右(实际用了11小时),赶到南岩乌鸦岭游客集散中心住宿。

    关于武当山各景点遗址的历史就少说了,偶说了也是抄的,大家自己上百度搜索了解吧。http://s4/middle/489e74b3tb7e54a2a87b3&690
↑我自己画的红色就是徒步路线
http://s9/middle/489e74b3tb7e54bdfc9b8&690

    ↑逍遥谷起点的向导牌。其实,走这个东神道路线风险不大,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发,路线明了,无路处设有栈道等,沿着九渡涧一直往上流走就是。但徒步从此走的人还是很少。

    农夫早上5:20到达武当山站,其实就是六里坪站,这点武当山没有宣传好,老武当山站就在武当山镇上,因离玉虚宫很近,对玉虚宫遗址保护不利,在09年被迫放弃,改六里坪站为武当山站,很多人特别是外省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估计这也不是好事情,武当人懒得多宣传吧。出站,这么早,专门到武当山的小巴没有,会有从十堰到丹江的班车可以坐,或坐黑面的,春节6元约15分钟到武当山大门,买票、坐到南岩的景区巴士(注意:一路到南岩、另一路到琼台中观)到逍遥谷(提前跟司机讲,因太早,司机以为中途没有人下,搞不好把你拖到终点),竟然才刚7点整,天还没亮,黑乎乎的逍遥谷就我一个人,初来乍到不知东北,只有稍事整理准备到7:30天亮能看清路和方向,才正式出发。http://s7/middle/489e74b3tb7e54c786746&690

↑龙泉湖,和逍遥谷是一个地方,已全部结冰。北神道上的剑河桥也在这里。
http://s2/middle/489e74b3tb7e54d575861&690

↑老子祖师驾青牛而来。这头牛造型也跟祖师一样,面目和蔼可亲啊。
http://s13/middle/489e74b3tb7e54dd16c3c&690
↑农夫正在猕猴谷观看远处的猕猴
http://s12/middle/489e74b3tb7e54e77226b&690
↑猕猴是景区人工故意养的,清早到处乱叫。
http://s2/middle/489e74b3tb7e54eae5f61&690

↑到达吊桥,留影一张。
http://s15/middle/489e74b3tb7e54faf7d0e&690
↑农夫不忘专业,考察溪流湿地中的石菖蒲“立足水生争先进  服务环保我带头”嘛,要时时不忘国家的水环保大业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8EN00SIGG.gif
http://s9/middle/489e74b3tf2ef526f74e8&690
↑到达玉虚岩,曾经辉煌的如今残破不堪,据说里面有重要文物-某道仙大神的雕像,另可能怕游客从山崖摔下去吧,故大门紧闭。玉虚岩在山崖中间,在峡谷底是看不见的,注意谷底路旁有3人雕塑,再走几步有导游牌,左边有上山崖的台阶就是到达玉虚岩的。

http://s13/middle/489e74b3tb7e6911cba9c&690
↑把相机伸进门缝里拍的,远处那个红板房子围的就是文物神像
http://s4/middle/489e74b3tb7e6933e16e3&690
↑先人的归处,估计是普通道人的。
http://s1/middle/489e74b3tb7e6939b7d90&690
农夫在拍电影的“卧龙藏虎”处行走。
http://s3/middle/489e74b3tb7e6940fee42&690
↑肖楚田 来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1EN00SIGG.gif
http://s7/middle/489e74b3tb7e6946004c6&690
↑农夫看天棋,不知能否得仙道?到卧龙藏虎和天棋附近,逍遥谷到中观的基本上走一半了。
http://s4/middle/489e74b3tb7e696831c13&690

↑峡谷的气氛还是有些。
http://s6/middle/489e74b3tb7e696e46025&690

↑还未成气的灵芝
http://s5/middle/489e74b3tb7e69a69ecc4&690

↑在河壁可以看到应该是古代修古栈道时凿的。
http://s6/middle/489e74b3tb7e69af0b095&690
↑到达黑龙谭。黑龙潭的水系是九渡涧的一个支流,冬天水少,所以整个九渡涧的水流都不大。
http://s16/middle/489e74b3tb7e69be2a37f&690
↑新修的栈道估计有2-3年了,很多地方破损严重,这个地方就要自己爬上来。
http://s10/middle/489e74b3tb7e69cc99bc9&690
↑估计野猪等耙的吧
http://s4/middle/489e74b3tb7e69d57c723&690
↑大家注意看,到达这里出现九渡涧最大的一条支流,水量差异不大。此照片方向是,前面是下流到逍遥谷;左边的河流是主流,往中观方向;右边是最大的一条支流。
http://s14/middle/489e74b3tb7e69ec200fd&690
↑继续沿主流走,到达白龙潭。一路上,在主要景点均有这个导游牌,可能有些点损坏了。
http://s15/middle/489e74b3tb7e6a00c869e&690
↑农夫在白龙潭留影。可惜水流不大,要是夏天,那真是飞瀑啊。从逍遥谷到白龙潭这里,都是沿水而上,从这里开始要离开水流,从左边的台阶上了,开始连续登山到山脊。

http://s10/middle/489e74b3tb7e7263dd5c9&690
↑下观遗址,这个碑上书“圣旨”,有“巡抚。。。右都御史。。”等字样。从白龙潭连续爬山到山脊,就可以看到下观遗址了。在此已可看见中观和索道了,在此需要问路,才能找到继续到中观的上山路。下观遗址旁有几户人家,问路很是热情,真是得道仁厚之人。http://s11/middle/489e74b3tb7e726abfcea&690
↑下观遗址全景
http://s16/middle/489e74b3tb7e726f1618f&690
↑遥望琼台中观
http://s11/middle/489e74b3tb7e72772663a&690
↑农夫在下观和中观之间的古神道上留影一张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1EN00SIGG.gif

中观-金顶-南岩徒步请见下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