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叫“中国”?
(2015-09-18 07:36:16)
标签:
中国为什么为什么中国叫“中国”历史文化 |
分类: 历史档案 |
为什么中国叫“中国”?
没有四季更替,何来美丽地球?没有六气变化,如何滋生万物?因此,该暖就暖,该热就热,该凉就凉,该寒就寒,能得四时六气盖全者,即为得天时。既得天时,必是宝地。故祖先认为,一年四季最明显之地,既大地中央。此处兴邦,便是中国。
要明方位,首选坐标。而坐标之选定,必让人信服。如我说中国是处大地中央,其它国也必争执。故人说不算,要大自然出来说话。鲁迅云:“中国文化之根蒂全在道教”,道教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而道教核心思想;离不开阴阳五行。阴阳是纲,五行是目。万物皆在阴阳之对立统一,消长转化,和五行之生克乘侮中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五行中之金木水火土,对应的方位是东西南北中;对应人体是心肝脾肺肾,对应在气候上便是风署湿燥寒。前文写到,谁说自己国家处在地球中央都不算数,要用天地自然来证明。那我现在就用自然现象告诉大家,我们中国,就是在大地的中央。何以为证呢?自然界中的“风”,大家请看,春天刮什么风?东风,对,东风送暖,万木复苏。春天是刮东风,那么风从东面来,吹向何处?西方,对,是西方。这里假定河南中部之河洛地带是大地中央,那我们继续来看,从东海方向刮来之东风是不是在向河南方向吹?回答是肯定的。那夏天呢?夏天喜欢刮什么风?南风,对,夏天是热天,也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候。夏风是从广东方向吹来,向着北方,是不是同样向着河南吹?接下来看秋天,秋天大家知道,秋风萧杀,万木凋零。秋风从西方刮来,向着东方吹,是否也同样吹向了中原?。最后是冬天,冬天刮什么风?北风,对,冬天寒冷,地冻天寒,万物都进入休眠的状态。冬天是刮北风,从蒙古方向刮来,向着南方,依旧朝着河南的方向吹四季之风,从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吹来,都向着中原方向吹。像这样的地方,吾不知可有其它国家也是如此,但最低可以有证明,我们祖先,是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中孕育出来,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这个地方就是中国。
3、用人文来解释
先看文字,中国之“中”字,是“口”字与一竖组成。这“口”字,暗含古人对天圆地方之认识和理解,“口”字周围,好比四域,其边缘如国家之界限;而“口”字摆在那里,四平八稳,暗藏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有了四方之感念,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及中间方位就会存在。而中间方位之中点,就是祖先认为大地之中心,那中心这一笔叫“一竖通三才”,也就是有通天、通地、通人之意。
天时、地利、人和是祖先认识自然,理解社会之基本规律。在中国,也被认为成就伟业之必备条件。正因得天地人三才之气,炎黄子孙,华夏文明才具备这得天独厚之优越地理;所以从“中”字我们可以看出,祖先在造字之时,就觉得寰宇之内,一方之中,唯我国土,中有一竖贯穿,定天地人三才之位,就好比一根擎天玉柱,将九州岛方圆,牢牢地钉在了大地中央。再说“国”字,所谓国土,四周必有疆界,所以“国”字外围是个“口”字,这标志疆域和国家性质。那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口”字内之“王”字,就是权力和统治的象征。“王”为百姓之主,而王主腰间佩戴之玉玺,在古代既是印信象征;所以“王”字腰间才加一“点”。由此,大家可以看出,祖先在造“国”字之时,对国家概念,有了成熟之认识和说明。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庸之学,平衡之道,阴阳不偏不倚是中华哲学基本刚要。从这一方面,也能找出中国来历之左证。另外,中国古时有称“神州”,神州是指出神仙的地方。大家注意神字的结构,左边是示字,是上天垂象,告示天下之意。右边是中字中间加一横,先撇开中间十字,那是个口字,此字含前后左右四维,加中间一横分出上下即为六合,最后中间一竖通天彻地,一竖贯三才,也就是说能合于天地,中通人情者,方可成仙。由此也可看出,神仙于中国的关系十分重要。综上所述,华夏祖先在选择生存发展环境之时,是上观天文,下查地理,中通人情的。这种早期自然风水之经验,为黄河流域发源传承之中华文明,起到至关重要之作用。也就是这块风水宝地,使中国没像其它文明古国一样在地球上消失。守中,既是得道。得道,既是得中和之气。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这就是我的祖国,她的名字叫中国!
梅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