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角度看北京的副中心
(2014-04-04 16:28:28)
标签:
挺好读者事业单位兴趣爱好总体 |
分类: 当代中国 |
前言:本文作者郇山出于兴趣爱好,从地理、历史、经济、风水等角度分析了北京的未来政治副中心在哪里。相比于一些枯燥的副中心的新闻,这种文章虽然是一家之言,却总是值得回味。当然,中国的历史上,从未有过“政治副中心”这一说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更多的是京津冀一体化以及河北各地试图对接北京,而北京也在考虑部分功能外迁,但的确不太可能有“政治副中心”这一说法。
近日,一则“保定被定为北京政治副中心”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股市“保定概念”集体涨停,周围不少朋友半是认真半是调侃“是不是该去保定买房”,发改委官员随后出来澄清,否认有这回事。
笔者是个地理和规划方面的业余爱好者,前段时间雾霾围城时恰好粗略思考过“迁都”的问题,现在把当时的一些观察和推想写下来,供关心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和解决北京城市病问题的朋友参考。
如果要迁都的话,我是说如果,在大方向上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一个远离北京的地方另起炉灶,建造一个全新的政治首都;另一个选择是在北京附近建造一个新的中央行政区,分散北京的功能。从历史文化传承、政治心理影响和经济成本等角度看,第二种选择都比第一种可行,这里不一一细说,我相信大部分人会赞成这一观点。
如果选择第二种方式,直接的问题就是北京的哪个方向,距离现在的北京中心城区多远。这时要考虑的因素是:空间大小及结构、地势水文等自然环境、交通条件以及安全条件。建立新的中央行政中心,从空间上首先要能容纳50-100万人的相关人口,能够伸展开相当于现在北京二环内城区的建设布局;从地势和水文上来说,最好有一定的起伏,利于空气流动和扩散,根据中国季风气候特征最好西北高东南低;有山还要有水,水资源要相对充足,最好有较大河流和湖泊,至少是水库;从交通条件上说,最好铁路、公路、航空条件都具备,至少是离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太远;从安全环境来说,应该一面靠山,另一面是平原,便于战时疏散和隐蔽。
实际上,北京历史上自西周时代即成为诸侯国都城,金代以后成为历代王朝首都,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而被选中的。只是最近几十年的过度膨胀,使其面临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必须要进行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的疏散调整。
我们可以按照上述条件筛选北京周边地区,同时加上距离因素的考虑。从距离上来说,新的中央行政中心离现在的北京中心城区不能太近,免得又变成摊大饼,同时又不能太远,失去与北京城区的有机联系,综合考虑应该在50-100公里之间,通过高速公路或轨道交通1小时内可达北京城区。
按照这个要求,首先可以排除张家口和承德,他们完全属于山区,与平原地区联系不便,也不利于城市布局展开;其次可以排除北京北部昌平、怀柔,一方面这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另一方面离北京城区太近;再次可以排除正东方向,这里的蓟县-遵化-玉田三角地带虽然一定程度上符合地形要求,但靠近唐山地震带,且钢铁等重工业太多;然后可以排除东南方向,这是下风方向,离天津也太近;然后可以排除正南方向,这个方位无山,无险可守,地势较低,易发雾霾(不过据说清华大学有个规划建议,在首都新机场以南50公里建新行政中心,即霸州-雄县一带)——剩下的就只有西南方向了。
我想读者看到这儿,一定会说“那不就剩保定了吗?”是这样,如果北京要选择一个方向建新的中央行政区,最佳方向的确就是保定。因此说保定要成为北京的副行政中心,在我看来有充分的依据,绝不是空穴来风。但我要补充的是,再具体一点看,最适合建新中央行政中心的地方,是保定一个并不为人注意的地方——易县。
易县几乎符合上述所有条件:背靠太行山,有多个水库和河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部有足够的平原可以展开布局,周边离京昆高速、京广高铁都不算远,离北京新机场50公里左右,与北京市区过去差不多,且从卫星图片上看附近至少有两个军用机场,离北京100公里左右,而且经济不发达,开发成本低。
如果能在易县一带建设新的中央行政区,可以把整个中央政府搬过来,而不是像现在传闻的仅把部分部委下属事业单位和高校搬过来,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北京城市功能和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应从规划上严格限制其他功能在这一带布局,保持一个单一功能的政治中心。在行政区划上,可以考虑把易县连同附近的定兴、涞源、涿州、高碑店、固安一起划给北京。如果选择这样的建设方案,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中,应考虑把河北特别是保定的工业布局安排得离易县远一些。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在易县一带新建中央行政中心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方案,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的城市布局问题,还可以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在目前宏观经济不是特别景气的情况下,这一建设活动可以带来可观的投资活动和区域经济效率改善。
写到这,笔者又看了看河北地图,突然意识到没人比老祖宗更聪明,好地方早就有人看上了——清西陵,也就是雍正、嘉庆、道光、光绪以及溥仪的墓就在易县。据百度资料,雍正的墓本来要选在东陵,也是前面说的北京东部遵化那个有几个条件符合的地方,但(以下抄自百度,感谢原作者)“他认为东陵‘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
那么,首都有前朝墓地是不是不吉利啊?其实北京也有明十三陵,你看不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