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岸需要高级翻译:大陆哪些常见用语让台湾人不舒服

(2012-04-06 21:37:23)
标签:

台湾

海峡卫视

h1

大辞典

凤凰网

杂谈

分类: 当代中国

两岸需要高级翻译:

 

大陆哪些常见用语让台湾人不舒服

 

 

 

北京于总是个台湾通,多年来与台商打交道,经常应邀访台演讲.有一回聊天他提到一句话很有意思:我常在两岸当翻译.这话乍听之下有些蒙?两岸不是都说普通话吗?哪会听不懂还要翻译?但经过这几年在北京居住,特别是有许多来自台湾的乡亲父老来京短暂停留或经商,的确是需要协助他们做个「两岸翻译」。

原因在哪儿?词汇不同是个基本的原因;更多的是背后的思维方式不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前两天应邀作客《海峡卫视》,主持人提到一个问题.说是有陆客到台湾迷了路,就问街边的人路怎么走.年轻人立即拿出手机Google一下找到方位,再仔细告诉对方,大陆人响应了一句话:台湾人怎么那么「简单」?

这个反馈如果是台湾人听到肯定心里不爽.我这么辛苦帮你忙,你还说我「简单」?「简单」一词使人联想到「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如果用于形容一个人很「简单」那是一个损人的代名词.比方说,这么「简单」你还不懂,简直是白痴.这句话在台湾是常用的,尤其是年轻人的聚会里,表示对方没脑筋,很笨.

接着,主持人又问,大陆人很「复杂」吗?这句话我无言以对.我没有对大陆的朋友说过:你很复杂.不知道对方的感觉是甚么?也好像没有听过人这样在街上说过.「复杂」,北京人可能会翻译为:这人想法太多.但是如果台湾人说这个人很复杂,表示这个人背景不单纯,与思考复杂不复杂没甚么关系.这个人不「简单」!表示很肯定对方有卓越的成就;这个人有点「复杂」!表示这个人来龙去脉交代不清或思路有问题.

再举一个经常用的例子.比方在大陆,一件事情想征询对方的意见会问:这件事,您怎么看?这个问句如果是台湾人听见,理解会是:这件事我不同意,或是我的看法不能苟同,但是想听听你是否也不同意.但大陆这里的问话,并没有事先预设立场的意思,只是很正常的想知道对方的看法而已.所以,每当学生在QQ里问我一句,您怎么看,我虽然有些不太高兴,但是知道对方没有抬高自己身分或者鄙视我的意思.

于总举出最经典的例子是,每当他把台商介绍给大陆朋友,台商总会介绍自己:我们公司「小小的」.于总听了很生气-「小小的」还来大陆做甚么?要来大陆做生意就要把自己说的很牛,甚么叫「小小的」?这话就像我刚来北京,吃完饭总赞一句「好好吃」,让主人认为很「小家子气」一样.但如果以台湾人的想法,我的企业无论再大,也还有更大的,所以永远会说,我家「小小的」,公司也「小小的」,做个「小小的」生意.可这「小小的生意」也许每年的税后盈余都上亿.

随着大幅度的开放,以及随后两岸事业的交叉经营,「高级翻译」的工作可能必须进行.简单的词汇可以藉助「两岸大辞典」来翻译,但是真正文化上的差异性所产生的误解,有时候会造成很冗长的解释程序或者更麻烦的会造成误会.这些语法上的差异,很难用翻译机或大辞典来解释清楚,需要借助时间和人力.

再举一个例子,大陆最近与很多台湾中南部的农渔业者签约,名为「让利」.这个名词在大陆可能是个纯商业的想法,「让利」就是多买点东西,让老百姓的产品可以有个去处.但如果这个字眼给台湾人听来,就不是滋味,有「布施」「救济」的含意在里面.台湾人更多的是喜欢听到「互惠」「互利」「双赢」而不是「让利」.

「高级翻译」必须很细心的观察两岸所想的是否有显着的差异.所以这样的人要能深切的了解两岸的语词与文化,充当桥梁,在某些交往不顺畅的时候,找出症结点来,化解误解于无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