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友称中国官员国际外交能力有待提高
(2012-02-26 20:13:46)
标签:
中国楷体gb2312总编辑时间日本政府杂谈 |
分类: 当代中国 |
99%网友称中国官员国际外交能力有待提高
来源:凤凰网专稿
凤凰卫视2月24日《总编辑时间》,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何亮亮:早前日媒报道说,中方的南京代表团在面对河村言论的时候反应温和,未做驳斥和抗议,这也让中国国内的民众对于官员对外交往的能力质疑四起。
内地网站最新的调查显示,99%的受访网民认为,中国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需要一批出得厅堂、在国外也玩得转的官员。有网友说“现在的官员出席各种活动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流程,秘书写好的稿子,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就无法应对了”。还有网友说“很多官员面对挑衅不作为,也是因为怕担责,考虑官帽和个人前途太多了,民族气节都丧失殆尽了,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或者不计个人荣辱,为了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
许多网友还呼吁说,“各级官员尤其是对外交往活动较多的官员,应该认识到公务出国不是旅行,身上是有千斤重担”。还有很多网友提出,“河村事件”是一个重大的外交事故,应该追究这个代表团的责任。
这两天我也关注到中国国内的网民们,包括香港的一些媒体,也都有类似的批评。那么我是这样看的,就是中国的官员们,都有一个这样的特点,也就是刚才网民所说,他们参加各种公务活动,其实首先是国内的公务活动,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一切都是根据既定的程序,发言的稿子也是秘书写好的,确实是缺乏应对能力。
这个还是在对内来说的,我们说对内,就是在自己省里面或者是自己系统里面的活动,通常不会出什么乱子,但是到外交的场合,其实本来我们说这个一般的,我们说地方上和地方上的这个,中国的省和市它跟很多的外国的省和市都有友好省份、友好城市的活动,这种活动通常也不会酿成外交事变。
那么就这点来说呢,这次这个河村,名古屋的市长可以说是突然发难,那么问题在于,如果官员本身就有比较好的素质,一方面有能够通晓民族大义,能够维护国家的声誉,一方面能够有理有利有节地做出抗争,这样的话就能够做到既能够维护国家的尊严,同时因为在国际场合的活动,也不要把事情闹得太大。
那么我想这次南京市代表团在名古屋市的访问当中,遇到这样的一个突发事件,肯定是他们事先没有想到的,这也给中国的官员们,因为现在外访的活动太多了,特别是对于那些类似可能发生这种事情的国家,如果事先有个预案,肯定就会好得多。
我想网民们有的批评可能也是过于激烈了,这个事情我觉得恐怕也不能算是一个重大的外交事故,但是是不是可以像类似这样的突发事件,特别是涉及到这样重大的历史问题,特别是名古屋的市长是有备而来的,做出了挑衅,那么作为中方的官员,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这个当然是可以讨论的。
我想更重要的还是前车之辙,后车之鉴,经过中国地方的各级官员,包括中央部委的首长到国外去恐怕多一根筋,多一点预案,遇到突发的事情处理起来肯定就会更妥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