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明日报呼吁要为“好人免责”立法

(2011-11-01 10:36:04)
标签:

亚历山德拉

新加坡

丽莎

《光明日报》

行为严重者

杂谈

分类: 当代中国

光明日报呼吁要为“好人免责”立法

 

 

针对近年来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事件的出现给人们一个强烈的暗示:“见义勇为”的后果有可能是“惹祸上身”。《光明日报》文章呼吁中国要为“好人免责”立法。文章说,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若无基本的避险条款,在得与失到来的关键时刻,仅凭道德本身有时难以阻止悲剧的发生。

 

 

2004年在美国加州,一位叫亚历山德拉的姑娘发生车祸被卡在车里,另一位名叫丽莎的女子将其救出,但由于丽莎没有专业施救技能,导致亚历山德拉事后瘫痪。2008年亚历山德拉将丽莎告上法庭,称丽莎救助疏忽导致其瘫痪,丽莎应为此负责。2009年,加州议会以75:0票通过“好心人免责条款”,宣布类似丽莎这样的案例,因救助他人不慎导致其再受伤害,应予免责。

文章说,类似条款在北美地区普遍存在,主要是关于在紧急状态下施救者因其无偿的救助行为给被救助者造成民事损害时的责任免除的法律制度。从立法角度讲,一是如何鼓励及要求人们在情况许可时伸出援手;二是如何保护人们在不求回报助人时受到免责保护。

作为东方国家,新加坡目前虽尚无类似的“免责条款”,但其严格规定:被援助者如事后反咬一口,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影响恶劣、行为严重者,则以污蔑罪论处。对于一些特殊情形,新加坡也有明确规定,例如执勤警察眼看市民被打而不闻不问,构成渎职罪;监护人对没有行为能力的人故意不管不问,致其死亡,将被处以谋杀罪。

文章说,道德是由一系列法律和细节技术保证的。如果法律规定好心人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免责,如果一个国家更依赖法律和专业机构来保护普通人,好心人才会越来越多。中国法律法规中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行为已经有着明确的褒奖条例,若进一步做出“好心人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免责”的规定,势必有助于社会正气的弘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