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毙了银行家,将银行收归国有
(2009-01-23 14:34:42)
标签:
财经 |
分类: 经济纵横 |
这一次,戈登8226;布朗(Gordon Brown)犯了低估之错。几天前,这位英国首相就公众对英国各银行行为的日益不满发表了评论。“怒不可遏”也许本应是国民情绪的更准确写照。
在最近一次访问华盛顿期间,我听到一些人表示,一旦开始算账,一些华尔街大佬都将锒铛入狱。我感觉,大西洋这一侧的许多人希望看到一两名英国银行家共此命运。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日前宣布,去年累计亏损超过200亿英镑——这并不能更雄辩地证明导致金融体系垮台的那种自以为是。银行家朋友们(我还有一些)表示,苏格兰皇家银行在竞购荷兰银行(ABN Amro)时表现得极其草率。但除非我的记忆出了毛病,巴克莱银行(Barclays)几乎同样醉心于天价收购如今已破产的荷兰银行。至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有毒贷款,每周都有新的恐怖故事出炉。
当然,布朗的讲话带有政治上的算计。他不得不再把数千亿英镑纳税人资金投入银行,以期避免经济衰退。布朗需要保护他的软肋:再次为银行纾困不会提高受欢迎程度。
英国首相的忿怒直指银行不愿彻底坦白到底有多少风险资产,尽管它们去年秋季得到了政府的巨额救助。
这已够糟糕了。但令企业经营者、乃至只是想保全个人资金者最为愤怒的,是银行的满不在乎和唯利是图——这两个词交织在一起,通常可以形容银行对危机的回应。我们被告知,这是天意;或一切都是美国人的错;或我们应指责监管者。至于国有化,那是苍天不容的。必须允许所有银行家经营业务时不受干预,即使他们吸收了公众资金。
银行当然强调,它们仍在向优秀企业和有偿付能力的家庭放贷。致命的症结在于,它们的保证与客户的日常体验相悖。到处都在削减贷款额度。
前几天,从一封来自劳埃德TSB银行(Lloyds TSB)的信中,我见识了一点银行的手段。这封信通知我,我拥有了十年(暂时没有使用)的透支额度将即刻减半。如果银行坦言,它是在控制贷款额度,我可能会无所谓。相反,它许诺给我的是“满足您需求的有计划透支”——这种明显的无稽之谈把我激怒了。或许它还指望我给它回一封答谢信吧。
我的结论是,欺骗是银行的天性。在讨论远高于我如今被削减了的透支额度的金额时,布朗似乎遇到了同样的不直率。
布朗别无选择,只能付钱。说纳税人惊呆了并非是要得出结论:可以任由银行牵着全国经济的鼻子走。
就目前来看,最新的救助方案似乎判断准确,尽管具体细节会很棘手。通过承保最有问题的银行贷款,政府消除了一个信贷不足的巨大借口。为企业债券提供担保,使大型企业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金,也让布朗赢得了英国工业联合会(CBI)的称赞。它还赋予了英国央行(BoE)一项重要的武器,通过所谓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来抗击通缩。政府对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担保或许能帮助这些工具重返市场。
布朗竭力表示,这一切不等于为银行开了一张空白支票。财政大臣阿里斯代尔8226;达林(Alistair Darling)强调,担保计划的代价将是面向个人和小型企业提供新信贷的目标明确的“贷款责任协议”。
如今,事情已走到了这一步,我不明白政府为什么没有采取下一步的合理行动,即获取所有那些目前倚赖公共资金的机构的多数股权。
那会使事情变得简单的多。银行体系实际上已经国有化,财政部控制着苏格兰皇家银行,并持有新合并的劳埃德银行集团(Lloyds Banking Group)的大量股份。仍对政府干预抱有敌意的巴克莱等银行可以通过放弃各式各样的公共援助,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白厅官员们告诉我,全盘国有化并非正确选择有种种技术方面的原因——但他们表示,这仍有可能发生。或许布朗的退缩是因为他清楚,一旦开始算账,对象不会仅有银行家。他们会托辞说,自己不过是利用了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所制定的规则。
但目前,除了枪毙银行家、将银行收归国有,我想不出什么更得人心的政策。这也许甚至可以为布朗赢得一场选举。考虑一下吧,我们可能还可以借此摆脱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