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

标签:
军事 |
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位于斐济和萨摩亚群岛之间。由乌维阿、富图纳、阿洛菲岛以及周围小岛组成。陆地面积27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热带海洋性气候。人口1.8万。有瓦利斯人、富图纳人、多为波利尼西亚人,余为欧洲人。另有约1.4万居住在新喀里多尼亚。居民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法语。主要经济来源是海外汇款。首府马塔乌图,人口8000多。宗主国为法国。1961年成为海外属地。2003年宪法修正后成为“海外地区”。
瓦利斯岛为欧洲名称,源自18世纪发现该岛的英国船长瓦利斯之名;其本地名称乌韦阿则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乌韦阿岛有时易和新喀里多尼亚附近的罗亚尔特群岛中的乌韦阿岛混淆。富图纳岛可在万那杜(前称新赫布里底群岛)中找到一个同名的岛屿。根据民间的说法,万那杜的富图纳岛与所罗门群岛的锡开阿纳岛居民都是在欧洲人来到以前从富图纳岛移过去的。
地处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富图纳群岛又称霍恩群岛,由富图纳和阿洛菲2岛组成。两群岛相距200公里,均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热带海洋性气候。位于瓦利斯岛东岸。马塔乌图市中心为马塔乌图大教堂,为法国国家保护建筑。附件有若干宾馆、饭店以及邮局。马塔乌图附近有两个考古遗址,Talietumu和汤加托托。
15世纪以前,瓦利斯群岛就有人居住。荷兰探险家勒梅尔和斯考滕早期在太平洋从事探险航行时,于1616年看到了富图纳岛。过了151年以后,1767年,英国航海家塞缪尔·瓦利斯发现该岛并命名。又过了50多年,捕鲸的人在1820年代来到这一地区,欧洲人的船舶开始经常在这两个群岛上停靠。1837年,第一批玛利亚会传教士登岛传教。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相继于1842年和1888年被法国占领,成为法国“保护地”。1913年成为法国殖民地。1942年,美国为对付日军侵略美国在太平洋中部的属地预作准备。在乌韦阿岛派驻6000名军队,他们在短期内修建了公路系统、两条飞机起落跑道和潟湖中的锚泊设施。这些设施至今仍是岛群基本设施的基础。1959年改为法国海外领地。由法国派驻的高级行政官员为政府首脑,由普选产生的领地大会协助高级行政官员工作,领地大会共有20名议员,任期5年。由大会产生的一名代表参加法国参议院,另由普选产生的一名代表参加法国国民议会。
议会称为领地大会,高级行政官为地方政府首脑。领地委员会有6名成员,其中有3名国王(瓦利斯群岛1名,富图纳群岛和阿洛菲岛各1名),另3名成员经领地大会推荐,由高级行政官任命。司法由高级行政官依法国法律进行管理,但国王和酋长依传统法进行管理。马塔尔图有地方法官。
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面包果、香蕉、椰子、木薯、芋头等;有少量牲畜和海产品供当地人消费。主要经济来源为法国政府的援助和在外打工的侨民汇款。瓦利斯岛和富图纳岛都有环岛公路及港口。瓦利斯航运公司有船只驶往新喀里多尼亚、斐济和瓦努阿图。瓦利斯岛国际机场有飞往努美阿的国际航班。瓦、富两岛间也有班机往来。
土著居民还饲养猪和鸡,同时还驾着小木船出海捕鱼,捕得的鱼大部分供当地消费。传统的手工业是唯一的制造业。主要收入来自法国政府的援助、在新喀里多尼亚镍矿工作的侨民汇款和捕鱼执照费。椰干和手工艺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塔帕是一种树皮画,土著居民手工制作而成,可供出口。法国和新喀里多尼亚为主要贸易伙伴。
瓦利斯群岛主岛瓦利斯有火山和瀉湖,最高点海拔150米。瓦利斯岛还包括陡峭的海边悬崖和许多有水注入的火山口。富图纳群岛的富图纳面积64平方公里,阿洛菲面积51平方公里,两岛间有塞恩海峡,宽约3公里。富图纳岛最高点海拔760米,为辛加维山,亦称普克山。
气候终年炎热。11-4月为雨季,5-10月为旱季。气温通常为23-30度,年平均气温27度。10-3月常有旋风。
瓦利斯和富图纳岛上传统文化仍然盛行。土著居民的房子多建造在泥土筑成的平台上,表面铺满珊瑚片,屋顶用棕榈叶铺成,而隔间屏及格子窗则用芦苇草编成。由于基督教的传入,岛上的一些传统正在被改变废除,比如多妻制和传统宗教信仰等。
瓦利斯岛的新加瓦为两个主要港口。霍尼古卢通道可使深水轮船进入瓦利斯岛的瀉湖。瓦利斯岛的希希弗建有1个国际机场,喀里多尼亚航空公司每周有一班飞机飞往努美阿,每周有三班飞机往返于瓦、富两岛间。
实施免费医疗制。该群岛现有2所公立医院和3个公立诊所。小学教育由法国国民教育免费提供。
马塔乌图是瓦利斯和富图纳的首府,位于瓦利斯岛上,为全岛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近年来,旅游业有所发展。主要名胜有乌韦阿火山、热带海岛风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