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和第二大城市布拉瓦约

标签:
杂谈 |
哈拉雷是津巴布韦首都和最大城市,津巴布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国境东北高原上。海拔1480米,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8度。常年凉爽如春,四季宜人。面积477平方公里,人口约86万。2011年8月30日英国经济学家信息社将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评为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始建于1890年,是当时英国殖民者为侵略津巴布韦而兴建的城堡。19至20世纪,城市不断扩建,初具规模。1935年设市。原名索尔兹伯里,1982年4月18日津巴布韦独立2周年时,更名为哈拉雷。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产值仅次于布拉瓦约居全国第二。因其周围60公里地下遍布铬矿,故有铬都美称。有金属冶炼、卷烟、炼油、化肥、纺织、造纸、橡胶、金属加工、食品、车辆修配等工业部门。为世界较大的烟草集散市场之一,每年3至11月各国烟商云集,交易繁忙。为全国的交通中心,哈拉雷国际机场设备先进,与邻国有定期的航班往来。文教事业发达,津巴布韦大学位于北郊,多体育运动场所,还有博物馆、国家档案馆、国家美术馆、地质博物馆和国家植物园等。
哈拉雷是一座欧洲式现代化城市,环境优美,布局整齐,多公园、绿地。1935年起,重新修建,逐步形成如今的规模。在肖纳语中,哈拉雷有“不眠之城”的意思。相传,此名是由一酋长的名字转化而来。他一直保持警惕,从不睡觉,富有斗智克敌的气概。
城市终年草木葱郁,百花盛开。市内街道纵横交错,形成无数个“井”字。林荫大道宽阔整洁而幽静,有名的索尔兹伯里公园中有模拟“维多利亚大瀑布”的人工瀑布,奔腾澎湃,一泻而下。市区的中南部为商业区,北部和东部是高级住宅区,有一幢幢围有树篱,拥有花园、草坪和游泳池的小别墅。一些豪华的俱乐部和高尔夫球场等娱乐场所,穿插其间。西南部的哈拉雷区,房屋低矮,街道狭窄,是过去殖民者划为黑人居住的地方。
哈拉雷东南庞大的“大津巴布韦”石头建筑群遗址,占地1万余亩。那一堵约250米长、10米高的椭圆形城墙、一座约9米高的圆锥形石塔和建筑在90米高悬崖上的“卫城”,全部用约30厘米长、10厘米厚的花岗岩石块垒成。是非洲古代文明的象征,风格类似的石头建筑群遗址在津巴布韦已发现百余处。
维多利亚博物馆内藏有早年土著人的绘画以及从“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另外还有大教堂、大学、鲁法罗体育场和美术馆等。林木苍翠的科彼山坐落在市区西部,1980年4月,当时的总理穆加贝曾亲自在此点燃了长明火炬,悼念为独立自由而英勇牺牲的人们。从山顶上可以眺望哈拉雷全景。城西南30公里处是国家公园,那里丛林密布,湖水澄碧,是游泳、泛舟和观赏非洲动植物的良好场所。市东南郊和西郊是工业区,也是世界最大的烟草集散市场之一。这里的市郊,本地人称为“戈瓦”,意思是“红土”。
奇石公园是哈拉雷重要旅游景点,由几块数吨重巨石叠加而成,夕阳西下时景色甚为壮观。东博夏娃岩洞画,位于首都西北17公里。马纳波尔国家公园同萨比天然动物园和切俄雷天然动物园组成3处野生动物保护区域,位于卡里巴湖东北与赞比亚接壤的地区,分别建于1963年和1964年,面积分别为2196平方公里、3390平方公里和1180平方公里。这里天然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那一片低洼平原上在干旱季里集中生活着众多的哺乳动物,如濒临灭绝的黑犀牛、尼罗河鳄鱼等,另外有6500多头非洲大象和灌木丛中栖身的380多种鸟类。是人类难得的一处自然遗产。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构成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之间国界的赞比西河上,它和南美的伊古亚斯瀑布,北美的尼亚加拉瀑布合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大瀑布。实际上现已改名为“莫西·奥亚·贞亚”。当地方言意思是“雷声轰鸣的水雾”。瀑布呈“之”字形,绵延几十公里。整个瀑布被岩石分为5段,由西到东分别为“魔鬼瀑布”、“主瀑布”、“马蹄瀑布”、“彩虹瀑布”和“东瀑布”。魔鬼瀑布气势最宏伟,使人不敢离近;主瀑布宽约180米,落差约120米,流量最大;马蹄瀑布,形状似马蹄;彩虹瀑布除了有像巨帘一样的瀑布以外,还时常可以看见翠谷中飘拂的七色彩虹。5条瀑布都泻入一个宽仅400米的深潭,形成高几百米的柱状云雾,飞雾和声浪能飘送到10公里以外,声若雷鸣,云雾迷蒙。为便于游人观赏,1969年当地政府在山崖之间修建了一座“刀刃桥”。桥长约30米,宽2米,远望就像锋利刀刃。这里还有一个叫“雨林”的地方,即使是晴天来到这里,也仿佛置身雨雾之中。深潭附近有一座长约200米的铁路桥,赞比亚与津巴布韦的国界就在桥中央。在这座桥上,可以观赏瀑布的全貌。
哈拉雷曾经获得了许多美丽动听的名称,如“公元城”、“阳光城”、“常青城”等。在哈拉雷,一年可以分为3个季节:热季(8月到11月)、雨季(11月到次年3月)和冷季(次年3月到8月)。冷季里,高大的乔木树上开满了桃红带紫色的花,凌晨时分,人们看到树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随着旭日徐徐,霜慢慢融化成颗颗晶莹的露珠,在红花绿树上闪闪发光。从国际机场驶进花树争艳的街道,犹如进入了一个桃花仙境。热季的哈拉雷城内,首先吐花的是蓝花树。无论走到市区哪一个角落,见到的都是大大小小的蓝花缀满了枝头,整座城市就是一片蓝花的世界,美丽壮观,陶人心醉。9月是蓝花盛开的旺季,哈拉雷市要举行传统的蓝花节活动,为期一周,青年男女脖子上挂着蓝花环,手中捧着蓝花枝,成群结队,在大街小巷,蓝花树下面,翩翩起舞,尽情歌唱,别具风采。蓝花尚未凋谢,一朵朵火红火红的火焰花很快染红了那些墨绿色的凤凰树的枝头。站在城市的高处举目四望,那遍布全城的一颗颗凤凰树,就像正在燃烧的一把把火炬。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雨量越是充沛,阳光越是灿烂,凤凰树的花就会开得格外茂盛,预示着这一年会有好收成。当凤凰树花兴未败的时候,枝叶茂密的黄花树已经含苞欲放,一串串的像一个铜铃挂在树梢上,而当黄花争相吐艳的时候,便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开始。
今天的哈拉雷,高楼大厦林立,沿街的建筑,出人意料的摩登。政府机构大多是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楼宇,全钢架结构的购物中心保留着最典型的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印记,商业中心一带的高楼却极尽现代主义之能事。繁华的街头,穿着入时的黑皮肤女郎,那厚厚的嘴唇、那热辣的眼光,无不让人感受到属于非洲的最火辣性感的美。信步哈拉雷市区,路人无论男女老幼,与你擦肩之时,或打声招呼、或笑脸相迎。听当地人介绍,津巴布韦人从小就接受英式教育,十分注重个人修养,温文尔雅且彬彬有礼是来自各国游客对津巴布韦人的第一印象。
哈拉雷有个颇为时尚的别称:“非洲小巴黎”。商业区是哈拉雷的心脏,时尚的大型购物中心、现代化的商贸金融区掩映于浓郁绿阴之中。西南部烟草市场的规模堪称世界之“最”,来自世界各地的烟商云集于此,每天从这里售出的烟草将近2000吨。商业区以英式的建筑为主,购物中心、大型传统市场以及路边的小贩,各种商品像城市本身一样丰富多彩。来到市区最大的SHOPPINGMALL,规模丝毫不亚于上海的某些超级购物中心,开放式、全钢筋裸露式的建筑风格颇有创意。这里石雕和木雕市场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艺术品摆满了地面。非洲的石雕和木雕闻名世界,而津巴布韦丰富的石头、林木资源和艺术家们巧夺天工的手艺使之成为其中的代表。所有的形态、人物均来源于本国神秘宗教及古老民间故事。哈拉雷市民对中国人的态度十分友好,如果你想用中国的小商品和他交换石雕,他们会欣然接受。
入夜的哈拉雷,城市中混合着当地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喇叭声、吉他声和鼓声。酒吧、旅馆和夜总会是所有音乐的源头。各色的餐馆生意红火起来,有当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佳肴。当地的晚餐以西餐为主,津巴布韦牛排和美味的鱼成为必不可少的主食。
在哈拉雷到处都能看到“津巴布韦鸟”的标志,它被定为国鸟,绘在国旗国徽上。它的学名叫“红脚茶隼”,是迁徙于南亚和南非之间的候鸟,早在1000多年前,当地人的祖先就已将这种鸟的形象刻在了祭祀场的石柱上。在哈拉雷的博物馆内,还陈列着5只“津巴布韦鸟”。
假日集市是哈拉雷的城市符号。几乎每个周末,当地人都会找个好地方“练摊儿”。他们带来各自认为有趣的东西“晒”宝,没东西可卖的,便来集市里逛逛,凑个热闹。各色手工艺品是假日集市中的主打,木雕石雕几乎在每个摊点都能找到。黄昏后,摆脱了非洲灼热的日光,激情的非洲鼓点会适时响起,非洲小伙的原创舞蹈演绎令你不禁也随之手舞足蹈,生命的律动之音让每个路人都会怦然心动。
这里有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工艺品,如面具,仿照犀牛、河马等动物雕刻而成的石制品、木制品,手工制做的乐器,花边制品,手编筐,陶器,织物,印染,宝石,半宝石的摆设,以及具有非洲特点的小饰物等等。西部的木雕制品最为有名,最好在当地购买。著名雕刻家的作品一定要在画廊等正规商店购买。哈拉雷、布拉瓦约、维多利亚瀑布等地,有很多土特产店及小摊子。土特产店明码标价,小摊子以及哈拉雷饭店周围边走边卖的小贩的商品价钱不定,需要交涉再成交。
哈拉雷美食和其他南部非洲各国一样,料理主要是由非洲菜以及英国菜组成。前者通常是用他们的主要食品玉米磨成粉调和成Sadza,再浇上被叫做Nyama的肉汁。一般用牛肉和鸡肉,偶尔也用鳄鱼肉或者羚羊肉做肉汁。当地人们很少出外就餐,所以在饭店吃饭的几乎都是外国人,西餐价格不菲。在哈拉雷和布拉瓦约商业街以及繁华地区有意大利餐馆、中餐馆、希腊以及印度风格的餐馆,还有价格适中的咖啡屋。饭店的早餐在5美元左右,午餐也不很贵,而且量大。饮料一般有咖啡、红茶、炭酸饮料,也生产像东方米酒一样的酒类,国人最好饮用本地产啤酒和葡萄酒。
津巴布韦成为中国人旅游目的地后,津巴布韦航空公司开通了北京至哈拉雷的空中通道,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签署北京泛源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作为货运代理企业,为两国之间的自由旅游和商务发展架起空中桥梁。飞往哈拉雷的飞机航班为每周二、四两班,从北京起飞,经新加坡技术经停50分钟后,不用换机,直飞哈拉雷。
在这里旅游应注意:拍照景物时,要避开军事设施、美国使馆、总统府、议会大厦和政府部门等敏感区。晚六点后,总统府路不准通车。维多利亚大瀑布景区无安全护栏,游览拍照,须注意防滑。进入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野生动物园,最好不要直接与野生动物接触,以防不测。津巴布韦外汇短缺,旅行支票不能确保取出外汇现金。过境者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不出机场,持有联程机票,可免办签证,否则应办过境签证。
布拉瓦约是津巴布韦第二大城市,北马塔贝莱兰省省会。人口约43万。位于南部高原上,海拔1345米。19世纪中、后期时马塔贝勒族首领洛本古拉驻地,原址在今城北5公里处。
1893年为英国殖民者所占,次年在此兴建居民点,作为向中南非内陆进行扩张的据点。随着与哈拉雷以及莫桑比克、赞比亚、博茨瓦纳、南非的铁路建成通车和附近矿藏的扩大开采,迅速成为西部经济重镇。1947年正式设市。附近畜牧业发达。有超级市场和大百货公司,为西部地区的工商业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哈拉雷的铁路连线贯穿全国主要的工矿区和农业区;5条公路在此交会,通国内和邻国各大城市,设有国际航空港。附近多金矿和石棉开采。加工工业规模居国内各城首位,有炼钢、机械、纺织、食品、化肥、水泥等工业。有博物馆、图书馆、天文台等。
津海关人员有权检查旅客的行李,如发现超量或违禁物品不报,将被罚款、没收,甚至监禁。海关规定,在津停留30天以内的入境者可携带外币和250美元的免税品,其中酒不超过5升(烈性酒不超过2升);18岁以下的出入境者不得携带酒类物品。携带物品超过规定的数额,海关将按规定对超出部分征收海关税。相机、手提电脑、望远镜、手机、高尔夫球具、运动衣、野营设备等随身用品可免税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