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风水宝地江孜
标签:
杂谈 |
日喀则地区的东部江孜县,位于年楚河上游。面积3771平方公里,总人口近6万。江孜全名为“江卡尔孜”,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县府驻江孜。
江孜有“年堆司雄仁母”之说,年堆是年楚河上游,司雄是金盆,仁母是长形,合起来就是年楚河上游的长形金盆。在西藏是块风水宝地。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政府管辖。后来,拉萨王朝在宗山上建宫殿,宫殿建成后,有著名佛僧大加赞美,说这座宫殿是“杰卡尔孜”。意为雄伟壮观的宫堡。简称“杰滋”,又演变为“江孜”。
由于地处萨迦、日喀则、亚东关口通往拉萨的必经之地,土地富庶,是与不丹、锡金、印度等国通商的商品集散地,很早即成为佛教徒、商贾、游人汇集之处。是“藏毯故乡”,主要产品有地毯、壁毯、藏被、女式金丝帽等。江孜卡垫闻名全国。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青棵、冬春小麦、油菜籽、豌豆等,有“西藏粮仓”之称。主要矿种有金、硫磺、水晶、瓷土等。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绵羊、山羊、驴、骡等。
地处冈底斯山与喜玛拉雅山之间,地势南北高。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7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充沛集中,温暖湿润,冬季干冷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帕拉庄园在其境内。江孜古城又是一座英雄城。1904年,江孜军民在这里反抗英国侵略,谱写了保卫领土、主权的英雄篇章。至今,宗山堡上仍保留着当年抗英的炮台。之外,还有藏传佛教各教派共存于一寺的白居寺和独具特色的江孜白塔等。
白居寺是汉语名称。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海拔3900米,位于县城东北隅,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公里。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历时10年竣工。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建的。有人说是1418年由克珠杰和热丹兖桑帕二人共同修建的。因此能聚萨迦、格鲁、布敦等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殿堂)。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共有16个扎仓。主寺有三层,殿内挂满各种风格的“唐卡”,还有一尊近8米高的铜佛坐像。铸造这尊佛像用去14吨黄铜。大殿二层东厢殿内,供有文殊菩萨和泥塑罗汉共20多尊,为明代艺术珍品。
白居寺旁,有“十万佛塔”白居塔。塔有九层,高达32米多,有108个门、77间佛殿、神龛和经堂,是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殿堂内藏有十余万佛像,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堪称佛像博物馆。
帕拉庄园是西藏保存最完好的奴隶主庄园,是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全称帕觉拉康。位于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班觉伦布村,位居十二大庄园之列。有房屋57间,主体楼高三层,建筑配套完整,装修考究,设有经堂、会客厅、卧室,还有玩麻将的专用大厅。至今仍保持原貌的朗生院13间,其朗生住房拥挤、低矮、阴暗,形同牢笼,与贵族的豪华住宅形成鲜明对比。帕拉庄园多花树水石和家禽畜类,整体布局类似园林,美丽安静。
宗山古堡位于城区,古堡所在的石山叫宗山,“宗”在过去的西藏是行政单位,相当于县,城堡实际上就是县府。民主改革以前,西藏政教合一,县府既是官府,也是寺院,宗教色彩很浓,城堡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座宫殿式的寺院。江孜农业非常发达,在一片蓊郁的色彩当中,突兀拔起一座赭黄色的石山,石山上又突兀拔起一座白墙红顶的城堡,显得特别的突出、抢眼。
金嘎溶洞位于金嘎乡,距县城45公里。传说金嘎一带曾是一片湖水,四周山上森林茂盛,猛兽出没,人类无法生存。为弘扬佛法,解救众生,莲花生大师用法剑劈山倒海,斩妖驱邪,便形成了现在的地势地貌。金嘎溶洞外观尤如堆放着的锋利兵器,形同度母静坐,洞内如同鸡尾。洞口宽约8米,高近2米,深约40米,其空间能容纳108名僧人诵经。自上而下有自然形成的莲花生大师、南木朗·多吉堆窘大泽师等6位高僧的修行洞以及形态逼真的米拉日巴、十六罗汉、大象、蝎子、天龙、地蛇、日、月等80余种画面。由山羊指路,经21级台阶,借助大鹏鸟嘴中绳子,通过量刑洞,越过长短通道就可以品尝传说是莲花生大师、金刚手菩萨等加持的圣水以及无量寿佛恩赐的寿酒。在莲花生殿堂可以看到天然形成的莲花生大师石靴和空行母康珠益希加措8岁时的脚印,富有探险意味。溶洞西北侧有一处温泉,富含多种矿物质。
卡若拉冰川是近南北向展布的乃钦康桑峰的组成部分,位于浪卡子县与江孜县的交界处。公路通过水岭鞍部的海拔是5045米,乃钦康桑大雪山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山体雄伟,顶部尖锥突兀,坡岭沟壑间终年积雪发育了多条冰川。主峰海拔7191米,卡若拉冰川的冰舌前缘海拔为5560米,最低冰层高度每年随气温变化而略有升降,融水是年楚河的东部源地。传说古时江孜土地贫瘠干旱,莲花生大师便派侍从“乃钦康娃·桑布”化为一座大雪山(乃钦康桑大雪山),雪水融化后潺潺流向江孜,变成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沿河人们初尝了乳汁般的甘露圣水,人们就把这条河叫“年”(尝试),把这条河流经的地方叫“年堆”(年河上游),“年麦”(年河下游)。
乃钦康桑峰由于高寒,常年终日白云缭绕,飘撒粒雪,终年累积、压实形成厚达20至100米的冰层,卡若拉冰川前缘由于基岩山丘起伏,促使冰舌前缘缓慢移动的冰层顶部发生张裂。冰雪沿冰层张裂消融,形成壮丽多姿的冰塔林。在冰塔林上雪尘相间显示出各种云卷状的奇异褶曲,犹如能工巧匠精心细雕的花纹图案。
冰舌前缘的基岩冰蚀台地上可见数条长达10余米、宽10至20厘米、深8至10厘米的楔型刮痕平行分布,这是其它冰川罕见的迹象,形如“创床”的导轨,使人赞叹大自然的魅力。冰蚀台地的陡崖处,由于冰雪消融形成水花飞溅的溪流瀑布,阳光斜射彩虹起舞。冰川谷下部低洼开阔地带,由于冰层消融和冰川退缩形成了数条扇冰缘垅岗和蜿蜒的蛇形丘。岗丘的坡上长着高山草甸,远处眺望犹如苍龙飞舞,蟒蛇跃窜。
江孜扎西洁白糌粑由江孜青稞精心加工而成,曾是江孜法王饶丹贡桑帕和一世班禅克珠等贵族使用的主要食品。通过对青稞清除灰尘、水洗干净,手工烘炒、捡掉烧黑青稞和石头、脱皮、水磨加工而成。另外还有豌豆糌粑。
江孜优质大蒜已有220年的种植历史,蒜头大、辫齐,含蒜素高出普通大蒜四成以上。
江孜酥油、奶渣闻名区内外,采用新鲜牛奶提炼而成,原料纯净、营养丰富、味道香醇、新鲜爽口。
卡垫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产品全部采用藏北纯羊毛纱手工织成,主要有地毯、卡垫、挂毯、靠背等一百多种。设计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感,织法十分别致,结构紧密精致,经久耐用,色泽鲜艳,图案新颖,形成了独特的梳、纺、染色、倒线、手工编织、平剪、洗毯等一条龙生产工艺,深受区内及海外人士喜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