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椰枣树(附:埃及)

(2009-10-30 09:43:44)
标签:

杂谈

             椰枣树(附:埃及)

记得小时候,有几年的时间里,在天津的大小食品店里都可以买到伊拉克蜜枣,很好吃,以至后来没的吃的时候,还时常想起它来。但一直以来,没想过伊拉克蜜枣是怎样生长的事,不假思索、想当然地以为,它和普通的红枣一样,是散长在树上的。此次到了埃及,见到路边的棕榈树上,像椰树一样,在树顶端叶片之根处,挂满了一串串红色的果实,问过小何才知道,那就是椰枣树。起初以为是什么从未见过的新鲜东西,可小何知道伊拉克蜜枣的事,一提示我,便马上清楚了,原来伊拉克蜜枣正是由椰枣加工制作的。

其实,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仔细想想,就可以大概区分植被生长的形态了,显然,那是与地理和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的。此次在埃及,有机会品尝了新鲜的和采用其它多种方法加工制作的椰枣,新鲜的椰枣大都有些涩,一般人接受不了,而加工过的以甜口味居多,少了清涩,口感适宜,更容易接受。不过,无论哪一种方法制作的,与记忆中的伊拉克蜜枣相比,总觉得没有原先那个味道更好。在新鲜的椰枣中,偶尔也可以遇到又脆又甜的,虽然没有我们的冬枣、脆枣好吃,但在沙漠里,还能尝到那么脆而甜的新鲜椰枣,也算是足够甜蜜、幸运的了。

这边水果摊上出售的水果品种,大都是见过、吃过的,因为当地土生土长的水果太少,所售水果大都是从外面而来。

              椰枣树(附:埃及)

埃及,全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位于北非东部,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既是亚、非之间的陆地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世界上最早的王国。但如今的埃及阿拉伯人并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埃及境内拥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如国际知名的金字塔、帝王谷。

经济多元化程度在中东地区名列前茅。各项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着几乎同等的发展比重。被认为是一个中等强国,在地中海、中东和伊斯兰信仰地区尤其有广泛的影响力。

虽然埃及在非洲和中东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埃及的经济却不乐观,全国大部分人比较贫穷。尤其是2011年初以来的动荡局势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埃及出生率非常高,导致了大约1000万人没有登记在册,欧洲专家估计,人口可能已经超过1亿。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法语也被广泛使用。

地区历史悠久,公元前3100年出现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1世纪至前7世纪,断断续续被亚述、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公元4-7世纪并入东罗马帝国,古埃及文明灭亡。

             椰枣树(附:埃及)

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入侵,建立阿拉伯帝国。1249年开始由马木鲁克军团指挥官统治。1517年被土耳其人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798-1801年一度被拿破仑占领。1882年被英国军队占领。1914年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22228日,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对埃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权,埃及当局仍然是英国控制下的傀儡王朝,按英埃政府间协议,英国可以随时为保护英国在埃及利益对埃及出兵。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国家政权,获得真正独立。1953618日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1954年,英国被迫同意分批从埃及撤军,直到1956年英军才全部撤出埃及,但仍然保持对苏伊士运河区的事实治权。

1956年,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为国有,引发第二次中东战争,英国与法国、以色列组成联军,突击控制了西奈半岛与苏伊士运河区,围歼了多支埃及军队,并对埃及的多座大城市展开战略轰炸以震慑埃及军民。埃及被炸毁民房1万多栋,炸死1000多人,受伤2万多人。战后埃及奠定它在中东的领导地位中心;英国上下也认清了现实国力,宣布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退,放弃对新加坡、马来亚、科威特、巴林、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的殖民统治。

19582月,埃及与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9月,叙利亚脱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失去西奈半岛。1970年,纳赛尔去世,由萨达特继任总统。19719月,改国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1978年,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1981年,萨达特遭刺杀身亡,由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继任总统。1982年取回西奈半岛的主权。

2011年发生茉莉花革命,阿拉伯世界多国发生社会动荡,争民主、反独裁、反腐败的反政府示威风起云涌。埃及成为这台大戏中重要一幕,运动导致执政三十年的穆巴拉克总统黯然下台,并由军方掌握国家过渡政权。20126月,民选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上台,一年后他被军方罢职,后引发穆兄会支持者的持续示威抗议和严重流血冲突事件,埃及社会也面临着严重的分裂和对立局面。

             椰枣树(附:埃及)

20084月,埃及有两个新省成立,分别是十月六日省及赫勒万省。200912月,卢克索省成立,省的数目增至29个。20114月,十月六日省及赫勒万省分别被并入吉萨省及开罗省,省的数目减至27个。

地处欧亚非之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北濒地中海,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公里。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

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公里,南北长1024公里,地形平缓,没有大山,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37米。面积为100.145万平方公里,疆域横跨亚、非两洲,当中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

全境大部属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沙漠与半沙漠广布。全境有95%为沙漠。西部利比亚沙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大部为流沙,间有哈里杰、锡瓦等绿洲;东部阿拉伯沙漠,多砾漠和裸露岩丘。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纵贯南北,两岸谷地和三角洲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构成肥沃绿洲带。境内长1350公里,两岸形成宽约3-16公里的狭长河谷,并在首都开罗以北形成2.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主要湖泊有大苦湖和提姆萨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5000平方公里)。

干燥少雨,气候干热。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大。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气候相对温和。白尼罗河发源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青尼罗河发源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两河汛期不同。1月平均气温12度,726度;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每年4-5月间常有五旬风,夹带沙石,损坏农作物。

             椰枣树(附:埃及)

主要资源是石油、天然气、磷酸盐、铁等。此外还有锰、煤、金、锌、铬、银、钼、铜和滑石等。平均原油日产量达71.15万桶,天然气日产量达1.68亿立方米,国内消耗的天然气数量占天然气总产量的70%,其余30%供出口。

截至2013年,人口94550000。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徒主要是逊尼派,占总人口的84%。科普特基督徒和其他信徒约占16%。近几年,人口呈爆炸性增长。2006年埃及总人口还只有7650万,此后不到6年时间里猛增18%以上,净增约1450万人。人口居住高度集中。埃及国土只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在中东和非洲地区来说本来就不算大,而且大约95%的国土面积为无法居住的荒漠,能够居住的国土面积只有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一半集中在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也是埃及最富庶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首都大开罗地区一地的人口就高达近20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为满足庞大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长期以来埃及政府实施食品和能源补贴政策,即政府以正常价格采购食品和能源,以极低价格向居民提供。2012年度,埃及政府用于能源和食品两项补贴的开支至少占财政总开支的28%,成为政府财政赤字连年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首都开罗,面积约3085平方公里,人口800万(20121月)。是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人口最多的城市。夏季平均气温最高34.2度,最低20.8度;冬季最高19.9度,最低9.7度。

             椰枣树(附:埃及)

1971911日经公民投票通过了宪法;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总统由人民议会提名,公民投票选出。1980522日经公民投票修改宪法,规定政治制度建立在多党制基础上总统可多次连选连任,并增加了建立协商会议的条款。人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议员由普选产生;议长、副议长每年选举1次。

2011211日,时任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务,将国家权力移交给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随即宣布废止宪法。20123月,埃及人民议会和协商会议选举出100人组成的制宪委员会,并经埃及行政法院裁决无效后于6月重组。201212月,经两阶段全民公投,制宪委员会制定的新宪法以63.8%的支持率获得通过。新宪法明确列出立法、行政、司法三套权力系统,限定总统任期四年,最多可连任一届。

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服役期三年。武装部队总兵力45万,分陆、海、空和防空军四个军种。另有国民警卫队6万人、边防军1.4万人、公安部队6万人、海岸警卫队7000人。

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5%,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四大外汇收入来源。

工业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以石油化工业、机械制造业及汽车工业为主。工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工业产品出口约占商品出口总额的60%,工业从业人员274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4%。埃工业企业过去一直以国营为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始积极推行私有化改革,出售企业上百家。

三分之一以上的职业人口从事农业。全国可耕地面积为310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7%,绝大部分为灌溉地。耕作集约,年可二熟或三熟,是非洲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主产长绒棉和稻米,产量均居非洲首位,玉米、小麦居非洲前列,还产甘蔗、花生等。农业在埃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2%。政府极为重视农业发展和扩大耕地面积。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水稻、高粱、玉米、甘蔗、亚麻、花生、水果、蔬菜等。

             椰枣树(附:埃及)

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沙特、阿联酋等。由于出口商品少,外贸连年逆差。为扩大对外出口,减少贸易逆差,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发展民族工业,争取生产更多的进口替代商品;限制进口,特别是消费性制成品的进口;争取扩大出口,特别是原油、原棉以外的非传统性商品的出口。

埃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谷物、电器设备、矿物燃料、塑料及其制品、钢铁及其制品、木及木制品、车辆、动物饲料等。主要出口产品是:矿物燃料(原油及其制品)、棉花、陶瓷、纺织服装、铝及其制品、钢铁、谷物和蔬菜。出口商品主要销往阿拉伯国家。

主要旅游景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神庙、阿斯旺高坝、沙姆沙伊赫等。2011年动荡局势对旅游业影响较大,赴埃旅游人数、饭店房间价格、旅游投资均明显下降。2012年旅游收入约100亿美元。2012/2013财年第三季度,旅游收入增长18%

中埃自1956530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发展顺利。200611,埃及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方向埃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等,自埃主要进口原油、液化石油气和大理石等。1997年签署两国教育部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协议。截止至2013年,埃及有4所大学开设中文专业。2007年,开罗大学与北京大学合作成立北非地区第一家孔子学院。2008年,华北电力大学与苏伊士运河大学合建了埃及第二所孔子学院。

铁路由28条线路组成,总长10008公里,共有796个客运站,日客运量200万人次。截止20143月,开罗共有两条地铁线路,总长64公里,共耗资120亿埃镑。地铁三号线分两段修建,第一段全长4.3公里,第二段全长7.12公里,总成本约64亿埃镑。

公路总长约49000公里。有7条国际海运航线;内河航线总长约3500公里。现有亚历山大、塞得港、杜米亚特、苏伊士等62个港口。苏伊士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过运河船只载重量达24万吨,可容纳第四代集装箱船通过。2012年运河收入51.3亿美元。

有民航飞机55架。全国共有机场30个,其中国际机场11个,开罗机场是重要国际航空站。2008年,埃及航空公司正式加入星空联盟。

              椰枣树(附:埃及)

实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制度。全国共有基础教育(含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技术教育)学校42184所,其中公立学校37218所,私立学校4966所。共有大学34所,其中公立大学18所,私立大学16所。著名的有开罗大学、亚历山大大学、艾因·夏姆斯大学、爱资哈尔大学等。大学高等教育平均入学率达32%

体育水平在非洲是较高的。数千年前,埃及人就主要在开罗和亚历山大两大城市进行赛船、摔跤、狩猎等30余种体育活动,最普及的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游泳、举重、摔跤、拳击等。最高青年委员会,是主管体育运动的官方机构;埃及奥委会,是负责体育事务的非政府机构,下设27个单项协会,具体负责组织各项运动;体育俱乐部是开展体育活动和训练运动员的主要场所。是由一些私人团体或个人在国家资助下建立的。各俱乐部有自己的体育代表队,教练员大部分是业余的,也有少数教练员是专职的。埃及的主要体育设施有开罗纳赛尔体育场、亚历山大体育场等。

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特别是亚历山大城,其次是开罗。其间夹杂着黎凡特文化的特点,即法国、希腊、土耳其和叙利亚文化的混合体。

随着7世纪阿拉伯人的入侵,新的统治者和自身文化的保护人将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传播开来,其中禁止偶像崇拜,对大部分埃及人从过去法老和希腊罗马时代的宗教中解脱出来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很少过去的传统在科普特教堂中以改良的方式保存下来。

城市中,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方式与欧美居民没有太大区别。以开罗为例,在众多书店、电影院、新歌剧院、文化团体和大学里,他们有很多机会去分享和体验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城市贫民来说,虽然与从法老时代以来一直毫无变化的单调的农村生活比起来,城市生活有些乐趣,但仍是相当乏味的。

             椰枣树(附:埃及)

电视和电影以及公共庆祝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小摊小贩在忙碌着出售手工艺品和糖果,这儿也举办婚礼,有音乐、苦行僧唱诗、木偶剧、说书和歌舞。198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纳吉布·马哈富兹的小说中,生动地描述了现代埃及社会各阶级的生活画面。

埃及人喜吃甜食,正式宴会或富有家庭正餐的最后一道菜都是上甜食。著名甜食有库纳法盖塔伊夫锦葵汤基食颗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食品。盖麦尔丁是埃及人在斋月里的必备食品。蚕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食品。其制造方法多种多样,制成的食品也花样百出。如,切烂蚕豆、油炸蚕豆饼、炖蚕豆、干炒蚕豆和生吃青蚕豆等。

通常以耶素为主食,进餐时与富尔(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亚(汤类)一并食用。耶素即为不用酵母的平圆形埃及面包,他们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土豆等。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串烤全羊是待客佳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埃及人还特别爱吃中国川莱。

每一位埃及成年男子到了婚配年龄,首先要向意中人的父亲提亲或者在母系亲属及邻居中择偶。提亲后,男女双方开始商讨女方的陪嫁数额,一般是男方把陪嫁款项的2/3作为聘礼送给女方。然后,在村长的主持下订立婚约。农村的婚礼场面热闹奢侈。迎亲前,男方大摆宴席,并有歌舞相伴,有时宴庆数日。迎亲时,新郎的母亲带领多辆装点漂亮的马车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要坐在其中一辆用昂贵克什米尔毛绸、玫瑰花等装饰的花车上。

             椰枣树(附:埃及)

在开罗市的东南部,有一座数百年历史的墓地。它本是安葬爱资哈尔大学毕业生及显赫人物的地方。后来,渐渐成为周围地区的公共墓地。人们生前来这里为自己建造死后的住所,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平房纷纷筑起,俨然一座死者之城。每逢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死者的亲友都来此聚集,怀念死者,这就是埃及人的独特葬俗。

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对绿色和白色都有很深的感情。一般人都厚爱这两种颜色。有把绿色喻为吉祥之色,把白色视为快乐之色的说法。对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字也有喜厌之分。一般人都比较喜欢“5”“7”数。认为“5”数会给人们带来吉祥,认为“7”数是个受人崇敬的完整数字。因为安拉创造世界用了6天的时间,在第7天休息,所以人们办一些重要的事情总习惯采用“7”数,如:有很多咒语、祷告要说7遍;朝觐者回来后,第7天请客;婴儿出生后,第7天宴请;还有纪念婚后7日,纪念去世后7日等等。

有把葱视为真理标志的习惯。他们非常喜爱仙鹤。认为仙鹤是一种吉祥鸟。美丽又华贵,象征着喜庆和长寿。埃及人宠猫、敬猫如神,并视猫为神圣的精灵。在埃及人的心目中,猫是女神在人间的象征,是幸运的吉祥物,是受人崇敬的国兽。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认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握手、用餐、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脚,进入家门和清真寺先迈右脚。

             椰枣树(附:埃及)

交往礼仪既有民族传统的习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两者皆有,上层人士更倾向于欧美礼仪。见面时异常热情。一般情况下,见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问候的人说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问候语-“安塞俩目尔来库姆(直译为和平降于你,意为你好)。我国穆斯林简称它为色兰。如果是老朋友,特别是久别重逢,则拥抱行贴面礼,即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左手搂抱对方腰部,先左后右,各贴一次或多次。而且还会连珠炮似的发出一串问候语。

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北非国家埃及人,大多均为穆斯林;教义教规重恪守,文明历史永长存;黑、蓝、黄色属忌讳,更为特殊禁说;讨厌当众吐唾沫,赞女窈窕为不纯。

男士不要主动和妇女攀谈;不要称道埃及人家里的东西,否则会认为你在向他索要;不要和埃及谈论宗教纠纷,中东政局及男女关系。

在埃及,一到了下午35点之后,人们大都忌讳针。商人决不卖针,人们也不买针,即使有人愿出10倍的价钱买针,店主也会婉言谢绝,绝不出售。

进伊斯兰教清真寺时,务必脱鞋。忌熊猫,因它的形体近似肥猪。喜欢金字塔型莲花图案。禁穿有星星图案的衣服,除了衣服,有星星图案的包装纸也不受欢迎,禁忌猪、狗、猫、熊。不论送给别人礼物,或是接受别人礼物时,要用双手或者右手,千万别用左手。

虽然人均生产值不如中国,为改善人民生活,政府长期实行家庭补贴,并对大米、面包、面粉、食油、糖和能源等基本生活物资实行物价补贴。2010年,人民议会通过新社会保障养老金法,规定养老金金额为最终工资的80%,并可根据物价进行调整。2011年初埃及政局变化后,政府宣布为600万公务员加薪15%,退伍军人和公私部门员工的退休金同比例增加。

             椰枣树(附:埃及)

古埃及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早在公元前4000年时,埃及人就已经把1年确定为365天,全年分成12个月,每月30天,余下的5天作为节日之用;同时还把一年分为3季,即泛滥季”“播种季”“收割季,每季4个月。实际上,古埃及的这种历法并不精确,因为1个天文年是365.25日,所以古埃及历每隔4年便比天文历落后1天。然而在古代世界,它却是最佳的历法。

在古王国时期,埃及人观察到当尼罗河开始泛滥时,天狼星清晨正好出现埃及的地平线上,于是古埃及人将这一天定位一年的第一天。

古埃及建筑与天文学密切相关。著名的金字塔就隐含了许多天文学知识。金字塔的四面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胡夫大金字塔的北面有隧道,可以进入金字塔的中心部位,由那儿眺望北方夜空,北极星正好映入眼帘。哈夫拉金字塔王殿内南北方位有两个通气孔。北通气孔指向当时猎户星座的Zeta星。另外,狮身人面像在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它的正面永远都正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千万年不变。

古埃及人很早就采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在现存的莱因特纸草和莫斯科纸草上记载了不少埃及人的数学问题,虽然只是片段,仍然可以表明当时古埃及人的数学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古埃及人依次用笔画排列记数到9,然后用一个好像倒写的“U”的符号代表10。但古埃及人写111这个三位数时,每一数位都用一个特殊的符号表示,而不是像现今一样将1重复写三次。这说明埃及人当时还没有完全掌握十位进制。

古埃及千年不腐的木乃伊闻名于世。古埃及人认为人的身体是灵魂的安息处,要想获得永生,就必须把尸体保存好。制作木乃伊在古埃及第一王朝之前就开始了。1991年,埃及科学家穆罕默德·塞闭特博士发现,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时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埃及国家博物馆对古代法老和王后的木乃伊进行研究时,利用探测仪器证明,馆内几具古埃及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木乃伊体内的充填物中均含有放射性物质,可以释放出αβγ射线。由此可以确认古埃及人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在运用放射性物质保护法老的木乃伊了。

             椰枣树(附:埃及)

除有金字塔、木乃伊、狮身人面像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古迹外,还有美丽的红海海滨和雄伟的阿斯旺大坝。公元前3200多年就出现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公元前6世纪后,受异族统治2000多年。埃及是一个绝佳的探古旅游区域。美丽的尼罗河畔,古埃及人给我们留下了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和大量宏伟的古代神庙,让人在历史长河中往来穿梭。

埃及博物馆坐落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1902年建成开馆,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该馆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时代至公元六世纪的历史文物25万件,其中大多数展品年代超过3000年。博物馆分为二层,展品按年代顺序分别陈列在几十间展室中。该馆中的许多文物,如巨大的法老王石象、纯金制作的宫廷御用珍品,大量的木乃伊、及重242磅的图坦卡蒙纯金面具和棺椁,其做工之精细令人赞叹。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人赞叹。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的狮身人面像。

              椰枣树(附:埃及)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夫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

第三座金字塔属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衰落。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内部结构纷乱。

萨卡拉金字塔位于开罗南郊30公里,尼罗河西河谷绿洲边缘外的沙漠上,由多个金字塔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阶梯金字塔,为古埃及第三王朝国王左塞尔的陵墓,约建于公元前2700年。该金字塔是埃及现有金字塔中年代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石块修建的陵墓。该金字塔呈6层阶梯塔状,高约60米。在该金字塔附近还分布着许多贵族和大臣陵墓,其中大量的精美浮雕壁画,栩栩如生的描绘了古代埃及人工作和生活的情景。另外,附近的神牛墓也非常有名。

古城堡建于1176年,为阿尤布王朝国王萨拉丁为抵御十字军的侵略保护开罗而建。城内建有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古城堡内有埃及军事博物馆,展示埃及各历史时期军队的武器、装备、服装、著名战例、工事和城堡的实物、仿制品、模型、图画等。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建于1830年,伊历1246年。整个建筑具有奥斯曼帝国的建筑风格。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阿尔巴尼亚人,1805年成为埃及统治者。

             椰枣树(附:埃及)

巍峨的阿里清真寺建在开罗以北的山顶上,礼拜殿呈正方形,上有高耸的圆顶为殿中心,四面环有四个半圆殿与正殿相应,还有四根高柱居其中。清真寺西侧正中有一盥洗室,是供穆斯林礼拜时做小净用的。盥洗室四面有四根铁链环绕。清真寺正中盥洗室内,外墙壁是用雪花石瓷砖镶嵌的,所以又被称为雪花石清真寺。

.哈利里位于开罗市中心地带(老城区),由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巷里的几千家个体小店组成,许多店铺可追溯到公元14世纪。市场道路狭窄,街道两旁挤满了小店铺,主要出售金银首饰、铜盘、石雕、皮货及其他埃及传统手工艺品,素以店面古朴、货物齐全深受外国游客喜爱。

这块地方原是法特梅三朝后裔的墓地,公元14世纪,当时埃及的统治者汗·哈利里以法特梅是叛教者无权建墓地为由下令拆毁墓地,并出资在此建起一个市场,即汗·哈利里市场。它已成为开罗古老文化和东方伊斯兰色彩的一个象征,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市场旁边有著名的爱资哈尔清真寺和侯赛因清真寺。

夏宫即蒙塔扎宫,坐落在市东部,占地155.4公顷,密林环绕,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花园。1952年前一直是皇室家族的消夏避暑地,现海滨向游人和垂钓者开放。园内有法鲁克国王行宫(现为埃及国宾馆)。赫迪夫·阿拔斯二世在世纪之交所建的这座土耳其-佛罗伦萨式的建筑物,是王室避暑地。王宫不对公众开放,看其外观一定要注意频频出现的主题字母F

             椰枣树(附:埃及)

据说一个报喜人告诉福阿德王,字母F将给他的家庭带来好运,从此他和他的儿子法鲁克给他们的子孙命名都以F开头。1951年法鲁克与娜瑞曼结婚,却没有更改她的名字,19521月他们的儿子诞生,他为他取名阿赫迈德·福阿德,字母F被放在第二位,6个月后法鲁克被废黜。

卡特巴城堡前身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灯塔建于公元前280年,塔高约135米,经数次地震,于1435年完全毁坏。1480年用其石块在原址修筑城堡,以国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1966年改为埃及航海博物馆,展出模型、壁画、油画等,介绍自一万年前从草船开始的埃及造船和航海史。与开罗古城堡并称为埃及两大中世纪古城堡。

珍宝馆原为古代法特梅公主住宅,1986年改为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珍宝馆,展出王冠和珠宝首饰等。

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扎伊尔、苏丹和埃及九国,全长670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河流,可航行水道长约3000公里。尼罗河有两条上源河流,西源出自布隆迪群山,经非洲最大的湖-维多利亚湖(南半球)北流,被称为白尼罗河;东源出自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塔纳湖,称为青尼罗河。青、白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土穆汇合,然后流入埃及。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度为1530公里,两岸形成3-16公里宽的河谷,到开罗后分成两条支流,注入地中海。这两条支流冲积形成尼罗河三角洲,面积2.4万平方公里,是埃及人口最稠密、最富饶的地区,人口占全国总数的96%,可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埃及水源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根据尼罗河流域九国签订的协议,埃及享有河水的份额为每年555亿立方米。

             椰枣树(附:埃及)

法老村位于开罗市内尼罗河的一个小岛上,占地约200亩,是埃及首任驻华大使哈桑·拉贾布博士在发现失传一千年的纸草造纸工艺后于1984年集资修建的。村内种植了大量的纸莎草,有以传统方法制造纸草纸和绘制草纸画的作坊。法老村内建有模拟法老时代的神庙、庄园、农户等建筑,有专人着古装演示当时生产、家居及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景,展现几千年前古埃及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画面。村中有著名的法老图坦阿蒙墓的模型和金字塔建筑方法的模型展示,还有照相馆、餐厅和商店。

“自由”号游艇是21世纪初世界上仍能使用的最古老皇家游艇,由英国造船公司1865年修建,艇长411英尺,宽42英尺,排水量3417吨,以燃煤蒸汽机为动力,航速16海里。该艇原为埃及王室私用,1868年曾到欧洲接载欧洲国家元首来参加苏伊士运河国际通航典礼,是第一艘从北面进入苏伊士运河的船只。1952年更名自由号,现为埃及海军拥有,埃海军以此展示其舰船维修保养水平。

卢克索位于尼罗河上游,距开罗670公里。古埃及时代称为TABE,是古埃及帝国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公元前1570年左右,底比斯人赶走了西克索人,以此为中心重新统一了埃及,建立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帝国,领土南接苏丹,北达叙利亚。这个帝国维持了1500多年,在此建造了众多宏伟壮观的神殿及王家陵墓,因此成为古埃及遗迹的宝库,是探访埃及古文明不可不到的地方。主要参观景点有:卢克索神庙、卡尔纳克神庙、孟农巨像。

             椰枣树(附:埃及)

孔姆地卡在亚历山大城市中心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一座罗马歌剧院(用于音乐表演的剧院)和一套大型的3世纪罗马浴室。托勒密时代的街道和商店逐步发掘出土,石柱和拱门露出地面。遗址使人认识到古代城市所覆盖的范围-若全部发掘,现代城市只好拆除了。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1859-1869年由法国人投资开挖,埃及有10万民工因此丧生。后英国收买了运河公司40%的股票,英法共同掌握运河经营权,掠走巨额收益。1956年,埃纳赛尔总统宣布运河国有化,随即爆发了英、法、以三国侵埃战争。1967-1975年因阿以战争,运河封闭停航达8年之久。1976-1985年,埃政府耗资约20亿美元进行大规模运河扩建工程,使运河的通航能力显著增加。扩建后运河长度为195公里,最大宽度为365米,水深11米以下为160-190米,最大吃水深度16米,能通过28万吨的满载油轮。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日平均约60艘,运河年收入近20亿美元。

2014529日,埃及总统候选人、前军方领袖塞西的竞选团队公布消息称,依据已统计的票数,塞西获得了92%的支持率,已经可以确信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据塞西的团队称,塞西获得了2338万张选票,另一名候选人萨巴希的票数约为73.5万。此外,无效票数约为107万。

 

在最后一次竞选的电视访谈中,塞西曾表示希望获得超过4000万的票数,以显示其在埃及受欢迎的程度,而埃及全部注册的选民人数约为5400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