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留下金老足迹的地方(第950篇 )
沙河清真寺
(2019—12—21)
从巩华城转到西南边的南一村,这回我可找着这个古寺的正门了……
“沙河清真寺”位于京城昌平区沙河镇沙河南大桥北岸的南一村,居京藏高速辅路东侧。
据称:该寺历史悠久矣,曾始建于明代……其一种说法是自有了安济桥就有了此清真寺;另一种说法是:清真寺修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后又历经多次修缮,现在已成了昌平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清真古寺之一。
来自张家口的郑阿訇专门为我介绍:该清真寺坐西朝东,为一处三进三合院落布局,面积约达1000多平方米,1987年又做了一次翻修。
原来这个清真寺的正门位于东向街市,建筑物是从东往西依次排列的……我首先进入第一道门,其据有浓郁的穆斯林建筑风格,门楣上写着“西域流芳清真寺”和阿拉伯文字,意思是:真主的清真寺在沙河街。
进入第一道门之后迈进前院,为一中式山门,三个门。中间门洞高,两侧低,中间门楼正中匾额上书“清真寺”。门楼顶子为単檐歇山顶。砖出檐仿木结构,造型精美。文保石碑在南侧下方矗立着——文物部门称其为“南一村清真寺”。
跨过山门的就是二门,形制是传统的垂花门。垂花门前有一对石鼓,也十分精美。据说:垂花门内原来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匾额,上书“得一真源”为清代顺天府同知杨某书赠与沙河清真寺,可惜文革时被毁。
进入二门后,每扇门前各有一块倚门石墩。门楼与两侧的抄手游廊把南北配殿连为一体。南北配殿又有游廊与正殿连为一体,正殿坐西朝东,是全寺的主体,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两间为连山,后一间面阔五间,前檐有廊,后轴线上有一间窑殿相连。殿前柱子上有两幅对联(分别是“认主独一造化天地万物 命人行好明辨正邪曲直”和“万物运动乃安拉使然 人生价值在求知善举”);殿前走廊内还悬挂有两块墨宝(分别是“万化归真”和“西域流芳”)。殿前走廊内还有两块石碑,北侧石碑是“大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石碑”,南侧为“中华民国九年(1920年)石碑”。
四方形望月亭位于拜殿中央,四面无窗,竟披黄色琉璃瓦顶子,无人知晓亦从考证什么年代又受过哪位皇帝的封赐……。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