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天下”系列之
留下金老足迹的地方(第781篇 )

涞水釜山灵泉寺
(2018—01—30)
史书记载:曾有黄帝“北涿荤粥,合符釜山”之说。史学家称之——这是中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今天,冬日里难得的一个好天气,亦也成就了我这一次难忘的驴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釜山(此非韩国之城市地名),乃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城西北12公里娄村西,海拔460米,因山形如覆釜得名,为著名的“涞水八景”之一的“釜山晴云”。
釜山其重峦叠嶂,绵延数里,山麓间龙潭一处,深不可测,有石亭建立于潭上,榜曰“一天水”,其左有龙王庙。山上寺观,历为涞水胜迹。
《涞水县志》载,灵泉寺建于唐代。寺产百余亩,寺随山筑,寺左有金大定二十年(1180)釜山祖公禅师寿塔(原资料如此,疑此祖公为道公之误读)。阶下有明重修诸天大殿碑《伽蓝祖师殿记》。
古寺内原有西大殿五间正殿,南北禅房各三间,两厢为僧室,另有菩萨阁及钟鼓楼等建筑,菩萨阁重楼绀宇,壮丽缥缈,如入化域。四周红墙环绕,山门面东。双泉从后殿左右流出,气势磅礴。
登山远眺,东临沃野,西连群峦,釜顶岚气熏蒸,烟云缭绕。诗云:“形似覆釜势凌霄,万点晴天缀翠峣。中有龙潭深莫测,兴云长在半山腰。”历代为游僧逸士、文人墨客流寓或游览之地。
史料曰:灵泉寺曾重修于明崇祯年间。可悲可叹的是,其大量古代建筑皆毁于“破四旧”中,地基地下文物则于数十年前,被挖盗摧毁。
涞水釜山灵泉寺,现又处于一次大规模的修缮过程之中……。
经过长途跋涉,我在山上找到了幽幽汩汩的龙潭,也找到了辉公、道公的两座灵塔,但它们也早已残缺不全,两座白玉石塔和一段残垣断臂的山门……便是这座山岳,留给我们后人唯独残存的印记光芒……。
令人难以忘怀的……除了看到了这些珍贵的古迹文物外(特别是涞水域内著名的七塔之二——辉公、道公的两座灵塔),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享受了攀登釜山的艰苦过程——“痛并快乐着”——是我切肤入心的不二体会。
从娄村镇政府的中央大道——东大街——西大街——兰家巷——穿越张涿高速公路下的隧道——釜山脚下……釜山龙泉寺……到釜山峰顶的抗日烈士纪念碑!
路迢迢……途漫漫……渴、饿、苦、累不时袭来(要知道四天前,我也还曾有过一次娄村之行(见我博客),那天也曾徒步十数里,现还没过缓过劲来哪),我则执着地用意志和双脚,一寸……两寸地丈量着大地,一步步“拉拉胯”地走过……攀爬上!
加油!坚持!!
我也曾有三次痛苦绝望地欲将放弃……暂短地犹豫,纠结……最终是战胜!!!
待下山的时候,也许是已经渡过了生理疲劳期,我竟有如神助般,大步流星地前行……
好嘛!!今天,我这一个往返釜山的行程,仅徒步就足足有二三十里地开外……厉害了——我金老!!!
釜山灵泉寺残破的原山门
铭文“釜山故辉雲禅师塔”
幢身铭文:“道公禅师灵塔”
其右古残碑为大明崇祯十年重修所立,文字为“釜山顶龙泉寺大殿碑记,西有山名曰釜山,有寺名曰龙泉独有一景”等。
“釜山抗日烈士纪念碑”
一九四零年春,八路军冀中五分区二十七团二营驻车厂村休整,派四连在釜山塔岭和车厂南山布哨。由于汉奸告密,五月十九日凌晨,日伪军千余人在汉奸金大洋带领下,分别对我两处岗哨发动了突然袭击。坚守釜山塔岭阵地的我八路军四连一个排奋勇还击打退了敌人多次疯狂进攻。傍晚,一小股敌人绕道小羊口,从塔岭后侧进行包抄,至使我军腹背受敌,弹尽后与敌展开肉博战,终因寡不敌众,全排二十四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娄村农会干部和民兵将烈士遗体合葬于釜山塔岭。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特立此碑。
中共涞水县委
涞水县人民政府
公元二00七年八月一日

与之同行,来自涿州的刘姓母女俩一直在照顾我,多谢了!!
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