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天下”系列之
留下金老足迹的地方(第535篇)

王平口关城·走口西
(2015—03—28)
今日,我们夫妻老俩口以届七旬多病之身躯,竟成功地完成了从灰地—王平口关城—葛坡—焦岭—安家滩—偏坡子—吕家坡—刘家坟—梨树洼—上桃园—花坡根等一系列已搬迁的废村—到西王平河滩村的穿越。累计跋涉山路约近40余里,这不啻于是对我们老俩口的体能和耐力的重大挑战。
我曾去过峰口鞍、牛角岭、大寒岭这三座古关城。这次如再能寻访到王平口关城,便是我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的夙求……。
古西山大路自永定河畔的三家店、麻峪、庞村等地开始,分北、中、南三股道西行,最终汇集于京西王平口关城,合并为一条古道继续西行。经大寒岭抵斋堂川,翻黄草梁出北京城,再经过怀来、张家口,继续奔西,最后可入晋陝或大漠边陲。
从网上,我了解到王平口关城并不好找寻,有极各别驴友还曾有过三次铩羽而归的经历。但愈不好找,愈激发我探索征服的欲望。
我们夫妇二人从地铁苹果园站西,换乘929开往千军台/木城涧方向的公交车,在灰地车站下,前行数百米的支路后,身入钻一隧洞,进入潘涧子沟,再过玉成古断桥,于桥畔约10米余处登临上了百岩子古道,继续蜿蜒前行。但见此处峭壁峻耸,涧谷幽深,寒鸦掠过,山雀啾嗚,荒草蔽路,荆棘丛生。飒飒山谷骤风刮袭,险些把我们掀下万丈深渊……但我心驰神往,梦境穿越……仿佛聆听到了苍桑岁月的古道悠悠驼铃声……。
真是无比激动呀!我们在翻越了茫茫群山,涉过深涧峽谷后,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王平口关城……。
这是一座为东西走向的石砌城台,横亘于两山之间的凹处,两侧有石墙数百米,城台券洞约宽3.7米,纵深4.5米,城门北侧砌筑有平台垛墙.关城南侧为一段较平坦的大道,长约500米,与王平口村相连。
明代沈榜所著《宛署杂记》中即将王平口称为“过山总路”。王平口势若西山入京咽喉,元代已在这里设兵把守;明代曾设王平口巡检司,辖三十八个村,治所也在王平口,并建有关城一座。此后,直到清末,王平口一直是京师驻防要塞之一。
我们忙不迭地休整、吃喝、当然更重要地是好大一阵子的狂照拍摄……。
不走回头路,再揽新景观。
我们当天心气不知乍地蛮高,继续经王平口村一路闯荡前行,也不知道走过多少峻岭,又爬越多少高山,双足只是机械地迈进,再走过了一系列的已搬迁废村的长途跋涉后,总算是一步一步地“捱”到了王平镇车站。
至此,京西古道历史上的四个重要关隘——峰口鞍、牛角岭、大寒岭、王平口,我均已徒步走遍。
此行那叫一个累呀!但我心里却乐开了花儿!

灰地车站前大山石壁上的“木城涧矿”大字


隧洞

进入了潘涧子沟


前方就是
玉成古断桥

玉成古断桥

进入潘涧子沟继续前行


攀登上百岩子古道

百岩子古道山高陡峭

百岩子古道蜿蜒前行

在百岩子古道“秀”一下

百岩子古道,我终于来了

老伴似个“女汉子”,今天表现真神勇
古道盘山一盘又一盘

百岩子古道走不完

古道雄关曼如铁

百岩子古道岁月风光

古道正在加固维修

看!古道下临深渊

百岩子古道

拥抱古道

大山深处有驴友

古道鸟瞰

有盼了,百岩子古道快走完了

古道蹄窝

古道断崖前

仔细寻找断崖的下山通路

难忘的古道俪影



多照几张,老来再回味



口西老村遣址

翻越断崖,又上古道


在王平口关城

在王平口关城

在王平口关城

王平口关城

在王平口关城

在王平口关城

在王平口关城

在王平口关城

我站到了关城顶上

我站到了关城顶上

扶一下
王平口关城


再见了,
王平口关城

王平口新建过涧桥





已搬迁的废村

已搬迁的废村


万里驴行丰富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