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哦,相亲

(2013-09-29 19:51:34)

        生活在新中国的我们从来没有机会亲眼看到人口贩卖的场景,但是当我周末走过人民广场相亲角的时候,还是三观尽毁。密密麻麻的个人资料小红纸挂满通道两边的临时墙,分门别类为“大男”“小女”,“二婚”,“海外”等种种名类。地上还散乱着被风吹下来的,被人群踩得烂巴巴。父母们争抢着翻阅中介手里厚厚的花名册,勾勾画画,手心攥着子女的资料,待价而沽。眼里交织着焦虑和兴奋,真诚地憧憬着最终去民政局签字画押,“成交”的那一刻。我幻想过把自己的资料也去挂一下。但想到会被贴上“高学历,大龄女”等标签,就觉得底气不足,难免滞销。

        我也见证过相亲会,那场面相对人性化些。礼堂里人挤得胸贴后背。因为男女比例失调,所以女贴女的情形偏多。主要是玩游戏。男女生配对,或腿绑在一起或手贴在一起或干脆身体抱在一起玩汽球,空气里就弥漫开了荷尔蒙的味道。

        有人把《非诚勿扰》当成爱情片儿看吗?至少对于我,它是个社会专题类真人秀。挑挑捡捡里,人间万象就看到了。

        我们全民星节目也请过全国最牛红娘。第二天栏目电话被打爆,全是家长来问号码的。上海的范阿姨组织相亲会忙到吐血住院,还有人追到病房去找介绍。武汉的兰阿姨,手上掌握着三万人的资料,介绍过一万多对男女。曾经有过帮一个男生连续相亲一百次最后成功的惊人纪录。

       相亲一百次!这个男人对自己的人生太负责任了!绝对的利益最大化。相亲,让人类的配对变得更有效率,可是,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像中国一样,相亲的需求几近疯狂。男孩女孩们,怎么那么孤单,迫不及待地要锚定一个伴侣,相信契约可以完整人生。父母们,怎么对年轻的爱情那么没有耐心,用房子的地段来换算缘分的价值。社会的舆论,怎么那么强势,让三十岁不结婚几乎成了犯罪。作为一个年过三十的单身女性,我也时不时有冲动想踏进相亲的战场吹响冲锋的号角,为了夺取结婚这场伟大胜利的战斗!然而,那一夜婚礼的凯旋之后呢?听说那不是一场更艰苦的战役的开始吗?

 

         我的一个朋友,迫切的想要婚姻,但他前女友有拖延症。所以,分手。两个月后,他和另一个女孩儿结婚了。哇,精准的人生,惊人的效率。我内心不仅惊叹,简直佩服,但忽然也有些自卑了。在这个时代,如果我还打算用天晴了晒晒太阳,天雨了浇浇水,不打催熟针不用杀虫剂的自以为“有机”的方式来对待爱情,不仅是矫情的,简至是可耻的。我是不是真该去相亲了?然后做个EXCEL的表格,把符合条件的对象一一输入。用精确计算来确保我后半生的幸福?哎,可惜,幸福不只是道算数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在山顶等你
后一篇:我弱爆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