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c自说自话——有感于515

(2006-05-24 02:57:50)

年龄和生日,我不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秘密,所以在采访中从不隐瞒。没想到这两天收到了好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的祝福。这倒是让我惴惴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人的微不足道的日子,平白无故占用了许多人的宝贵注意力,且未创造分文的社会价值,真是罪过。当然,于我个人,这将是伴随人生几十年的甜美回忆。

        小学里读过一篇卫斯理的科幻小说,描述了一种机器,可以准确无误地让人预览自己下半辈子的生活。我当时信以为真,恐惧了很久。因为倘若这台机器放在面前,我必然抵挡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最后在已知的明天里活得行尸走肉,了无生气。

        其实人生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一个“未”字。“未知”带来期待,“未达到”带来动力,“未完成”带来信念。很赞同一幅漫画的标题叫“走向天堂,但千万别走到天堂”,因为“到”意味着彼岸的消失,追求的终止,拯救的放弃,希望的不再,“到”意味着结束。

        今天,数数了自己的简历,还有不少的“未”——“未毕业”,“未成功”,“未婚”……十分媚惑而具有欺骗性地构筑起了广阔的幻想空间。幻想,让眼睛奕奕生辉,幻想,也再一次将我置于恐惧——害怕失去希望的恐惧。我虽然幸免于预知未来,但当“未来不可避免的来的时候,“未”就变成了“已”,随之而来的,是否是“可能”变成了“不能”,“选择”变成了“后果”?

        象青春一样,“未”无法保鲜,从滴答的钟声里,从洗脸的水盆里,从伸出去想要挽住她的手的指缝里偷偷地溜走。但与青春不同,“未”在不断的自生。当一个“未”行将消亡,蜕变成“已”的时候,她也在分解养分,去孕育更多的“未”。小心把握现实的可能,也是为了创造更大的可能性。按照能量守衡,青春是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财富,储存在生命的银行里的。

        想到绝大多数的人是永远无法走到天堂的,我不禁释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