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真好。而且难得的休息天。我赖到十点起床,去家边上的星巴克买了杯拿铁。通常为了控制卡路里我都是要脱脂的,可今天收银的小女孩可能听错了,点了杯普通的。我一口就能喝出区别,因为用全脂奶调的奶香更浓郁,入口更顺滑,奶泡会在唇边流连不去。我心里不禁偷乐,像个赚了小便宜的小孩子,用别人的小失误给了犒赏自己的一个借口。
阳光下,有杯温和不烫手的拿铁咖啡,有充足的发呆的时间,人生最美妙的感受莫过于此。我居然一时高兴得想尖叫,很久没这种感觉了,把自己都吓了一跳。哎,快乐的门槛那么低,为什么快乐的时刻还是那么少。如果能够把生活的片断只当是片断来过,而不要把它缀上前因后果,那高兴的几率大概会高点。
中午有本装潢杂志采访。记者是个83年生的小姑娘,在我眼里当然很小。不过她和许多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一样,很愿意摆出老练的样子。虽然没有经验会露点怯,但心里还是会有“有什么呀,等我再过几年。。。”那样小小的骄傲和清高。她采访的时候煞有介事地把录音笔话筒别在我的衣领上(通常老记者是无需这样的),然后解释说,这是为了回去让她的助理方便整理。我开玩笑说你真是个大牌的记者,还有助理呢。我当然是善意的,因为我觉得她还是很可爱,很有个性。而且,刚出校门对生活充满期待的那种感觉真好。
采访是关于厨房和美食的。英语里有句话叫:You are what you eat.吃啥像啥。我仔细想想,还真有道理。当然不是说吃肉像猪,吃菜像菜,但对待食物的态度真的会体现人的个性。我总结了一下:我是个超级杂食动物,对于食物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弹性到没有原则,罗森的寿司和外滩三号的法国菜我都很喜欢,一顿饥一顿饱也是常事。认真吃通常是有社交需要,自己一定是打发了。而且我不会煮菜,也发现不了下厨的乐趣。我很怕麻烦的。为了自己的胃而花费时间精力在我看来是件罪恶的事情。天啊,那我真是个随便得不懂得生活乐趣的人,难怪我觉得人生值得高兴得事越来越少。还好我还有咖啡。
我最喜欢吃什么菜呢? 我喜欢吃意大利菜,还有地中海沿岸的beach food,不过讲出来太矫情了,好像一心就想过小资生活的样子。可这是真的。
前一篇:一月的维也纳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