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她就给予她希望得到的爱

(2012-08-07 11:34:02)
标签:

曾考拉

婚姻咨询

夫妻关系

情感

分类: 考拉咨询

爱她就给予她希望得到的爱

 

来访者:我和我太太住在美国洛杉矶,但是我们都是华人的观念,我们今年都是33岁。我们结婚8年了,有一个5岁的女儿和一个6个月的儿子。女儿送全天的幼儿园,老婆没有工作,在家带儿子。

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5点半出门,6点半上班。我上班一般要上到下午5点半到6点半。因为塞车的原因,我每天晚上到家要7点多。然后做晚饭,到8点左右吃饭。吃完饭差不多8点半。然后还要洗碗和稍微打扫一下,最后还要切水果。弄完这些怎么也要9点半了。然后和老婆一起帮孩子洗澡,然后自己洗澡。差不多10点半左右睡觉。我周六也经常要加班,周日偶尔加班。如果我不加班,也要在家里整理花园。周日下午带女儿去学唱歌。这样下来,我一年也有9万到11万美刀的收入,虽然没有办法给家人奢华的生说,单是至少也有小康了。我自己觉得我已经做到了一个父亲和一个丈夫的责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我怎么努力,换来的只有老婆的埋怨。不管我做什么事情,她总是会嫌我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好。一会儿嫌我米缸里面舀米的小杯子放的角度不对。花园里的草地变黄了,她怪我浇水太少。花园里的草地绿了,她又怪我浇的太多,浪费水。家里要修什么东西,我要上班,让她接待一下来估价的工头,她说她不管。总之家里面任何决定她都不管,但是出了任何问题,她都怪在我或者我家人头上。女儿不听话,脾气大,她说是遗传我妈的。女儿皮肤不好,说是遗传我的。女儿单眼皮都说是我的遗传不好。她开车出去买东西,把我上下班开的一部车给碰了,她又说是我没有把车停好。

我们的夫妻生活也不好。之前我们一个月也不知道有没有2-3次。儿子什么时候怀上的我都不记得,要不是大家都说儿子像我,我都怀疑是不是别人的儿子。她怀孕的10个月我们就只有一次而已。等到孩子出生到现在6个多月一次都没有。她说她不想再生孩子了,怕意外怀孕。因为要喂奶,所以不能吃避孕药。因为月经没有规律,所以安全期不好算。又说用保险套好像穿雨衣没有感觉。我问她是不是不爱我了,她说不爱我会为我生儿子,带孩子么?不爱我,会这样帮我省钱么?可是孩子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不是么?

为了孩子,我也不可能离婚。希望我们夫妻的关系能好点。可是我现在是异常纠结,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还是我哪里还做的不够?她说她带孩子很辛苦,可是她不工作在家带一个孩子有那么辛苦么?(大女儿是送全天幼儿园的,家务几乎都是我包办的)我希望能听听女生的意见。

 

婚姻家庭咨询师曾考拉看到你每天坚持工作,为家庭付出,感受到你每天的辛苦。生活一天天过下来,家庭事务性的工作成为日常生活的流水作业,日子成为一种负责任的付出,逐渐趋于平淡,曾经美好的爱情也很容易被掩蔽起来,家庭成员也成为为了生活而旋转不停的机器。无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之下,这样的生活里,女人最害怕什么?


女人害怕没有爱,不是自己心里没有爱,而是从先生那里得不到爱的信息。一个拥抱,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亲吻,一点安慰……都可以让她感到你对他的爱。男人在家庭生活中会诸多地注重家庭的物质建设,而女人对于情感的建设会有更多的需求,这样的情感需求更像是女人生命中的甘霖,需要不断地给予她,她才会安宁而满足。


还有一种可能,老婆以家为工作,她的世界就是你们的家,单调的家庭生活无论从地域、视角、精神、交流、成长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有压抑,她没有更好的方式拓展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舒缓和放松,长时间下来会给她带来压力和不满,而她因为身在家庭之中,也只能把你当成发泄的对象,以抱怨的方式表达心中的苦闷。有些女人在生产之后也有可能产后抑郁,也是需要先生及时觉察和发现,并给予恰当的支持和帮助。


她还爱你,她自己也并不希望变成现在这样,但由于孩子或其他原因她无法从这样的状态里抽身出来,所以只能勉强接受。性生活对于女人来说,一定是身心愉悦了才会有美好的唤起和冲动,而长期在这样状态里生活的女人,对性生活可能真不会有太大的想法。


你们还爱着对方,这是生活最好的礼物。那么,爱她就给予她希望得到的照顾和爱。夫妻俩人,有儿有女,这是你们家庭幸福的存在,孩子也将一天天长大,短暂的困难和身心疲惫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挑战,它让你们看到生活的不易和辛苦,也会让你们未来对婚姻和家庭备感珍惜。

 

(图片来自网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