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闭症宝贝的“超能力”在现实中行得通吗?

(2010-12-31 10:09:12)
标签:

自闭症

国家科学院院刊

绿光

新科学家

伦敦教育研究所

杂谈

分类: 考拉与生物圈

自闭症宝贝的“超能力”在现实中行得通吗?

 

许多自闭症儿童往往有着一些惊人的超能力,他们可以迅速找出隐匿在表面场景之下的本质要素,从而破解问题。就如同《雨人》中Dustin Hoffman饰演的那位患有自闭症的哥哥,他能够在一大把游戏棒散落的瞬间即测算出共有几根游戏棒。那么这种高效地建构问题解决路径的思维方式是否亦能直接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来猎寻目标物呢?

为了对这个问题一探究竟,有关人员设计了一个游戏。游戏中用到了49束类似迪斯科舞厅地板里那样闪烁着的灯光。每次游戏进行时,研究人员都会随机打开16束绿光。然后要求被试冲到绿光处并踩上去(有点类似跳舞毯的游戏规则),并找出随后变红的绿光。20位自闭症儿童和20位正常儿童轮流参与了这一游戏,并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任务。

当然,这一游戏其实是经过精心设定的,因为在80%的游戏时间里,变红的绿光都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根据此前的预测,患有自闭症的儿童照理应该更快地发现这一“潜藏”的玄机,而事实上,结果刚好相反。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正常儿童用了60%的时间在“正确答案”密集的区域内搜寻变红的绿光,而这一数字在自闭症儿童中仅为45%。

对于上述结果,伦敦教育研究所的Liz Pellicano表示,自闭症儿童可能仅擅长执行预先设定好的视觉任务,而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随机发生的事件,他们甚至比常人更难参透其中潜在的规律。

也有专家认为,对规律的建构能力与视觉对目标的侦寻模式,这完全是两回事儿。当然,上述游戏可能也只是对注意力集中程度要求不是很高的一项策略性搜寻任务的个案。

 

来源:《新科学家》网站12月20日报道\《国家科学院院刊》12月20日论文摘要

 

(图片来自网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