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精神疾病归因于生物学原因意味着什么?

(2010-10-19 11:06:48)
标签:

曾考拉

婚姻家庭咨询

精神疾病

生物学

多动症症状

卫报

柳叶刀

坏科学

分类: 婚姻家庭和社会生活

将精神疾病归因于生物学原因意味着什么?

 

    将精神疾病和行为障碍归因于生物学原因意味着什么?近日,一篇学术文章引发了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在文章中,一个英国研究小组称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与染色体缺失及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 CNV)有关联。这意味着多动症可能是由染色体异常这个生物学原因所造成的。但文章并未提及,一小部分未患多动症的儿童的基因组中也存在着CNV。

    更引人关注的是从文化和道德层面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文章的作者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患儿的大脑发育有别于其他儿童。他希望这个发现可以减少患儿因为疾病而产生的耻辱感。然后,果真如此吗?

2001年,研究者John Read和 Niki Harré对心理学专业大一新生的调查表明,相信精神疾病是由生物学原因造成的人对精神疾病患者更具成见。他们更惧怕患者,更回避与患者的接触。2004年 Dietrich 研究小组发现,将精神分裂症归咎于生物学原因往往意味着更加疏远患者。2006年的一篇文献综述总结了对此类问题的19次研究,其中18次研究表明,将精神问题归因于生物学原因与对精神问题患者的负面态度之间存在联系。

    很多人曾经认为,发现精神病症的生物学原因可以减少对精神病人的歧视。而相关的研究结果与他们的设想完全相反。有学者指出精神病症的遗传学原因会被解读为“缺陷”或者“生理差异”。歧视会从患者本身扩散到患者的家庭。家庭成员会被贴上“危险”或者“病症携带者”的标签。即使患者的多动症症状在成年后减弱,这种歧视还是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会被传递到下一代。即使患者的子女没有任何症状,人们还是会质疑孩子是否会像父亲一样患病。孩子的一些表现也可能会被夸大诊断为多动症症状。

    生物学原因论对于减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有用。那些反对偏见的人们也许应该首先战胜自己心中的偏见。 

 

来源:《柳叶刀》9月30日论文摘要、《卫报》“坏科学”栏目10月9日报道

图片来自《卫报》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