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心理咨询团北京大学交流会

标签:
加拿大心理咨询北京大学心理咨询杂谈 |
分类: 婚姻家庭和社会生活 |
加拿大心理咨询团:学者、医院从业者、个人诊所从业者
北京理工大学:蒋老师、学生
北京大学:霍利钦、学生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
中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介绍
中国心理咨询的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心理学开始发展,国内从学习培训和专业服务两个方面来发展这个行业,但专业理论进入中国的时候比这更早,从专业理论上来看,基础心理学方面的发展较快于应用心理学。国内的人们对于精神疾病与精神病的概念有所混淆,从这点来看,对于精神疾病的认知和接受还需要扩大宣传教育。
专业发展方面:学历教育部分形成的中国的心理咨询,已与国际接轨;短期培训和社会培训占了现在的大部分从业人员;学派为主的长期的培训也是主要形式;还有精神科医生和兴趣为导向的学习者。
服务领域:医院系统、学校服务中心、私人心理门诊。
中国的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学会。
与世界的交流:世界心理大会在中国召开、学派之间的交流、汶川地震后的支援服务。
中国特殊的问题: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留守儿童问题、青少年吸毒、自杀的预防。留守儿童(有些留守儿童成长得不错,值得考查;有些缺少亲密关系、心灵缺失、不能得到照顾。)
交流讨论
如何发现去中国留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国留学生们喜欢聚在一起,向朋友倾诉,文化上的差异、语言压力。
专业培训的证书是什么?短期培训是怎样的培训?
专业培训的证书是结业证书。短期培训从业是行业的隐患,加强短期培训后的再培训提高行业水平,启动专业协会的注册系统,对专业和伦理严要求。
公司内部对员工有没有心理服务?
提供外部培训环境,内部培训没有,但外企和大型企业会提供此类服务。
汶川地震后的心理治疗是如何进行的?
先解决现实问题,后陪伴,因时因地做简单的治疗。过程中发现干预创伤人员多年后的心理问题大于非干预创伤人员,要研究灾难后大面积的人员干预问题,关注替代性创伤的发生。具体还有音乐、团体支持、跟进处理、帮助当地的咨询师然后当地对当地的服务。
心理学专家与心理医生的关系?
挂号不在一起,心理医生30位/天,心理专家很有可能是3位/天,心理医生可以开处方,但心理专家跟进、治疗。
校外公共卫生教育,了解精神卫生知识,中国的情况如何?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新生必修课。
关于网络咨询,加拿大是如何做的?
服务前要面见,如果是邮件要了解到邮件是无害的,不会对不了解的邮件进行回应和服务,网络咨询前要看到来访者的表情样子;对咨询师的资历也要进行了解。干燥的网络途径往往是信息取得的方式。特别要重视法律方面的责任、隐私权。
(笔记不全,仅录要点,见谅。图片摄影:上图加拿大心理咨询团成员之一;下图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