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名点:平遥古城

标签:
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文化 |
分类: 考拉与生物圈 |
平遥古城墙上的城楼及城砖。
平遥古城墙的内外。
平遥古城。
平遥县署。
(图片摄影:考拉/平遥古城系列)
平遥古城在山西太原以南90公里处.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是由完整的城墙、街道、店铺、寺庙、民居等组成的一组古建筑群.平遥古城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平遥古城在山西太原以南90公里处。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清朝时,平遥有“小北京”之称。平遥古城是由完整的城墙、街道、店铺、寺庙、民居等组成的一组庞大古建筑群,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它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
镇国寺、双林寺与古城墙并称为平遥三宝。镇国寺位于平遥城东北12公里。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殿内的五代时期彩塑是除敦煌之外国内仅存的五代彩塑,元、明时期的壁画柔和、流畅,美学价值较高。双林寺,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历代多有修葺,现在保存下来的多为明、清建筑。寺院坐落在一个3米高的平台上,呈城堡式,坐北朝南、占地14000多平方米。双林寺以彩塑艺术精湛而著称,殿内保存有宋、元、明、清历代大小彩塑2052尊,大者数米,小者仅几十厘米;浮雕、圆雕高低搭配,形式多样。
平遥素有“龟城”之称,系取意于永久和吉祥。古城共有6座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每座城门均为重门瓮城,瓮城顶建重檐木构城楼,城墙四隅筑有角楼。平遥古城的内部空间布局,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传统的对称布局特点,贯穿了我国古代的封建礼制思想。平遥古城以南大街为轴线,以市楼居中,按左城隍(城隍庙)、右衙署(县衙)、左文(文庙)、右武(武庙)、东观(清虚观、道教)、西寺(集福寺已不存,佛教)的对称式结构布局。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构成“干”字型商业街,商业店铺、票号等布于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