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参观希望小学啦

(2006-10-28 17:56:25)
分类: 心情日记
去参观希望小学啦


昨天和单位的同事一起去了趟希望小学。

我们去的这所小学是在天津的汉沽区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学校还算整洁,两三排平房整齐的排列,操场也不算小,是土地。这样的希望小学或许在从前并不觉得简陋,只是现在的学校通常都盖得很五星级,于是就把这些原本是很平常的校园比得贫穷了许多。

这间学校的氛围还是很好的,大概都是小学生,又是远离市区的农村小学,所以学生们都显得很单纯还有稚朴,跟我从前教过的那些猴孩子们相比,我觉得他们才是最可爱的学生。我们昨天去的时候,正赶上孩子在上课,看到这么些“热情”的慰问者们,学生们一点都不害羞,和一帮叔叔阿姨们做了做游戏还踢了一小场足球。很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听他们的老师介绍说,这所小学贫穷的地方不在于学校的设施,毕竟一所学校里该配备的他们都有了,还有一间很高级的电脑微机房,每间教室里还都装上了暖器,我猜这准是哪个赞助单位给他们捐助的。其实这学校之所以称之为是“希望小学”,按他们老师自己的话说,穷的是学生本身。据说很多学生家里都相当贫困,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连学费都缴得很费劲。

因为家里太穷了。

其实说真的,我们去那希望小学的时候,从河东区,走卫国道,经过空港物流加工区,之后是东丽湖附近,再往前走是汉沽,之后路过汉沽的中心地区,再往里走才最终看到目的地。这一路上能够看得到的,全都是城市日益发展和现代化的新气象,这一路,又好象时间轮回一般,从最末的时间点,一直退回到最初的那个时代。

那村子实在太穷了,穷得让人都想象不到,竟然在天津还有这样的农村存在。

唉,其实有些事情是没办法说得清楚的,正如我们这两极分化的世界。从希望小学回来的路上,我又一次看到汉沽区中心地段的一家小学校,那学校和之前我们见到的判若二者,那简直是现代化得不得了,和我们市里的中心小学大有可比。一时间,忽然觉得很是悲哀和不值。暂且不论他们生活在什么特别的都市,单说这一小小的汉沽区,竟然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有的人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窗明几净的高级教学区里学习,而有的人却只能生活在社会最底端的贫困学校。而这两种人,竟然前后相隔不到几十里地。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真的只是命运吗?如果不是命运,那这到底该是什么原因才对?我想我们必须也能认为这是命运。

其实细想想,不管是怎么样豪华和高级的学校设施,对于学生来说,终究不过一张课桌,一面黑板和一个优秀的老师。即使坐在最好的教室里,所需要的仍然不过如此,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把学校的设施建设平均起来呢,让大家都能在基本平等的学校环境中去生存,去成长。

昨天站在希望小学的操场上,我想起了我的学生时代。那个时候,教室里没有暖器,而我们更加不知道电脑是个什么东西,同学们谁都不知道名牌什么,每天上学,每一个学生都穿着同样款式同样厂家生产的校服。因为不知道也没见过,所以谁都不会攀比,大家唯一比的只是考试成绩还有谁买了更加有价值的参考书。我记得每年冬天,大家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是生炉子,刚开始谁都不会,是班主任老师趁着学生早自习的间隙把炉子生好,之后手把手的教给大家,呵呵,现在的学生,即使是希望小学的贫困学生们,他们在学校里学过生炉子这门功课吗?他们的衣服再旧,又体会过一天下来,整个校服全被熏黑的经历吗?

时代不同了,对于贫困和落后的标准大概也有所不同吧。因为出现了高级和豪华的学校,所以没有电教室的学校就是希望小学,因为别的同学家里有了电脑,所以没有电脑的孩子就觉得很自卑,因为有同学穿来一件名牌外衣,那没有名牌的同学会觉得自己很是委屈…… 我不是21世纪的现代化学生,我不懂得现代化学生的心理需求,可是我知道,即使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曾经和老师同学一起生炉子的清晨,心里仍然会觉得温暖,想起那些日子,所有的背景全都是温馨的粉红色。

今天绣花的时候想起昨天见到的那些可爱的孩子,心中还是一阵阵酸楚。孩子是没有错的,他们怎么会懂得那些事呢?有些事情在他们的心里是否真的明白还是未知。只是,我们这些聪明和善良的大人们所做的这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说,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孩子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怎么可能是一样的。

于是我想象自己也是那个家里贫困得连学费都缴着困难的孩子,我想象自己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太穷了,拿不出我要交的学费钱,可是眼看着邻居家的小朋友都上了学,我也很想和他一样,虽然我们平时吃的和住的都不一样,但爸爸很为难地告诉我说家里面没有钱供我去上学,这应该是最困难的一幕了吧。

我再想象着,之后,有个说是什么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来到我家说,村口有间很便宜的小学校,去了之后学费很便宜。而且还可以帮助我家解决几年的学费,之后我去上了那所小学。因为我属于被希望的那个,所以学校成立的那个什么扶贫俱乐部里便有了我的名字。

上了学之后,我很努力地学习。因为爸爸说这个学上的不容易,而且有人给花了钱,不上白不上,而且我也喜欢上学。邻居家的小朋友家里条件比我家好,所以他的学费是他爸爸给交的,他也很努力地学习,因为他的花了自己的钱上的学,他爸爸说咱们交了钱就要好好地学。

再然后,我比别的同学都幸运,经常有支援希望工程的善人们来给我们捐钱捐物,每天老师都能接待好些个捐献来的人,我做为被希望了的学生,也要常常跟老师们一起接待那些给我们捐钱的城里人,他们来了以后,都跟看了很新鲜的事一样看着我们,还同情我们,临走的时候通常还要在我们老师的讲解下留下几滴眼泪回去,我的任务就是对他们表示感谢,谢谢他们对我们的施舍。我爸爸说这样也挺好的,因为我们家没钱我也可以上学。我也不是经常在学校里,有时候还要去外面很远的地方,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外面感谢帮助我上学的那些人。

很快,我的小学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毕业的,我家的条件还是不好,于是希望工程又来了,希望工程可真是好哇,每次都不用我说就主动送来了。渐渐的,我知道,不管怎么样,总会有人给我钱让我去上学,反正有政府有国家呢,自从语文课学了形容词之后,我再说感谢的话时也越来越生动,于是又会有更多好心人给我们扶贫,我们村的好多小朋友都这样给扶了贫。

一转眼,我的假想人长大成人,已经习惯了被别人扶了贫的他还能做些什么呢?

呵呵,刚刚只是我天马行空的假想而已,当然有些消极了。也许会有更加积极一面,比如说被希望工程了的学生品学兼优,之后上了大学,再然后成为了社会有用的人才。但这条路似乎不太好走吧。试想,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就常常被告知你是个贫困的孩子,你的所有都是别人帮助(施舍)给你的,如果是我们,我们会长成个什么样出来?

再说好一点,这孩子能被希望到高中,到了大学,呵,就如今咱们这大学,正常人家的孩子那学费缴着都费劲了,就别说……唉!

我们改变不了时代,更改变不了社会的发展方向。但作为我们这样的普通捐赠者,我们要做的难道仅仅是投一笔钱,买点纪念品,或者像给自己良心安慰一样的捐助一个学生?仅仅是这样,难道就足够了么?

物质的确是很重要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我想,大多数捐助给希望工程或者社会某个福利事业的人出发点都是好的,要不然谁都不会又恨着又掏钱给谁。而我们每一个好人之所以决定做这样的善事,应该也大都基于对待捐助者的同情,说白了,就是我过得比你好,看到你这样,我很可怜你。可怜,就要帮助。帮助和施舍,这二者之间微妙得很哪。

写到这,清滢只想说,在我们下一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时,能不能告诉他们,不是因为你们贫穷我才要帮你,而是因为你的优秀,因为你的与众不同,所以我才要帮助你。

就好象是那些被希望工程了的孩子们,这个细节更加重要。谁也不知道,某一天里某一个人,甚至是某一个细节,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特别是孩子。

如果从那么小就让孩子知道,因为他的贫穷使得他跟周围的孩子是不同的,和身边小朋友相比,他总是被陌生人“呵护”着,而那些人“呵护”他的理由仅仅是因为他是个穷孩子!我不知道这样的思想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一个人物质上的贫困就很是让人泄气,而如果在精神上被迫承认自己的贫困,这该又是怎样的无助,连这最后仅有一点对于美好生活期待都被剥夺,那么,还剩下什么呢?更何况,还是让一个天真的孩子去承担。

昨天当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很真诚地对我们这些叔叔阿姨们表示感谢的时候,我的心里很是难过,我想任何一个孩子都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而我们这些叔叔阿姨大老远的跑了过去难道就是为了让那么一个原本应该天真的孩子站在众人中间对我们说,谢谢叔叔阿姨对我们的帮助吗?

真的不敢再去想象了,世上本没有对与错,唯一不同的只是立场。我们每个人得到上天的恩惠不同,成就了大家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而每一个人选择某一种生活方式也终究是缘于那个孕育了他的生活背景,所以我常常和朋友说,我们都无权干涉别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无权干涉,这是对的,但最好,我们做事情之前,先好好想一想,我们做的某个生活选择对别人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才是。将心比心的想一想,我们的出发点是怎样?我想应该怎样去做才更加好一些?

不要只是为了自己,而害了别人,好心办坏事。

去参观希望小学啦


去参观希望小学啦




去参观希望小学啦


去参观希望小学啦


去参观希望小学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天粘糕结婚
后一篇:嘻嘻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