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间岁月老——书院的山林气象 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2012-05-30 09:57:39)
标签:

《读者欣赏》

历史

艺术

欣赏

文化

休闲

 

古代读书人的生活常常让我们羡慕不已,读书、游山、赏月,处处流露着自在的雅趣,似乎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哪怕是建造一座很可能不会长久居住的茅舍,他们也会谈笑着,在屋前栽上一片竹,在屋侧挖出一方塘,在塘中种上几株莲。在月明之夜,他们会端出一方小桌,在门前月下,斟满一杯淡淡的酒。


http://s15/middle/489e390dxc1376eafebbe&690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TITLE="山间岁月老——书院的山林气象 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

 

山间岁月老——书院的山林气象


文/华年似水 供图/东方IC

 

品竹评花,得意时何思何虑;

烹经煮史,解悟处无古无今。


中国文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山林情结,时常梦想着去山清水秀、远离尘嚣的山林中隐居读书,赏花赏月、听雨听风,读经阅史、谈古论今。


中华文化的审美趣味重视天人合一、自然天成。文人画中的高士,常在远离尘世的深山中,茅屋三五间,童子一二人,有琴有棋,有酒有书。也因此,书院大多建在山间,四周风景秀丽,院中廊榭亭台。


文人们把自己的审美趣味和社会理想寄托在书院的建筑中,把它当成自己的世外桃源来营造。书院最重要的建筑是讲堂、祠堂和藏书楼,它们从前到后依次排开,有些书院还会修建供奉文曲星的文昌阁。这些建筑占据着整个书院的中轴线,师生宿舍以及客房、斋堂等分列两厢,亭台楼榭则依山势水形逐次展开。


当年,朱熹因爱上一处风景便建屋搭桥,修起一座书院。当日,他与友人游览武夷山,到隐屏峰脚下,看见清澈的溪水从山后曲曲折折地流到山前,听着四周鸟雀声声,再往上,看见山间流云氤氲浮动,透过树叶的光线斑斑驳驳,便再也不想离开。5年后,他在这里建起一座小小的书院,名曰“武夷精舍”。精舍只有几间房,中间是讲堂,取名“仁智堂”;左为朱熹卧室,取名“隐求堂”;右为客房,取名“止宿寮”。房子建在一处平台上,平台下边是一处山坞,他在那儿用石头垒了一座小门,取名“石头坞”,在山坞里建了一间供学生住的“观善斋”和供来访学人住宿的“寒栖馆”,还在稍远一点的地方依山势建了一些供人休息、赏景的小亭。


朱熹去世之后,这座书院不断扩大,后来虽然不再讲学,但建筑一直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1952年,当地驻军在这里修建疗养院,将建筑拆得只剩下“隐求堂”和“止宿寮”。


山间书院的经历大抵如此,只不过有些被兵火所毁,有些则在“文革”中被拆,还有些莫名其妙就消失了,连是谁拆的都没有记载下来。世间万物本来就有生死轮回,书院也不例外吧。


后人笔下的朱熹刻板乏味,对饮食、男女的礼仪规定生硬得令人发指,但在当时,关于他的桃色新闻却层出不穷。有人说,他勾引两个小尼姑,让她们还俗做了他的小老婆。还有人说,他当年在白鹿洞书院当洞主的时候,住在山中,夜夜清寒,很是寂寞。有一日夜间,他正在读《诗经》,却听见门外有女子在吟诗,出得门去,竟是一个妙龄女子。朱熹与其一见钟情,从此过上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神仙日子。后来,朱熹才知道这个女子是狐狸变的。可见朱熹在当时并不是我们现在了解的模样。


因周敦颐与邵雍的关系,宋代大儒多对风水、《易经》有些研究。因此,他们在建书院时常常会考虑到风水的问题。当年朱熹重建岳麓书院,就想调整书院大门的朝向,以改变其风水。明代地方官在重建该书院时,则请来风水先生,对书院的道路、朝向等进行了彻底的调整,因为他认为书院屡兴屡废是风水的问题。


罗典担任岳麓书院山长时,把自己的薪水都用来维修书院。他常四处搜罗奇花异草,栽种在书院中,并常常带领学生在书院中凿池养鱼、栽花种树,根据环境需要,修建亭台水榭,将书院修建得更加诗情画意。当时的文人雅士时常来此地赏景写诗、谈经论道。


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记载,当时的一位主事者听信风水先生的话,调整了书院大门的位置,结果导致书院内疾病肆虐,吓得学生都不敢回书院念书。他请长沙地方官来看,这位官员看了之后说:“书院的正门就是人的脸,这样一改,都把嘴移到耳朵边了,能不出怪事么?”于是下令将书院布局改回来。


古代读书人的生活常常让我们羡慕不已,读书、游山、赏月,处处流露着自在的雅趣,似乎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哪怕是建造一座很可能不会长久居住的茅舍,他们也会谈笑着,在屋前栽上一片竹,在屋侧挖出一方塘,在塘中种上几株莲。在月明之夜,他们会端出一方小桌,在门前月下,斟满一杯淡淡的酒。

 

 

 

《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重点内容推荐

http://s12/middle/489e390dxc13795095c6b&690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TITLE="山间岁月老——书院的山林气象 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

 

特别策划“书院春秋”

 

这是一段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上,一直秉持经世致用原则的读书人得以短暂地逃出科举的樊笼,真正实践“君子不器”的理想。他们以一种浪漫主义的方式开启了追索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大门。他们隐居山林,皓首穷经,不事科举,不求闻达,一心钻研天道人伦。而那些时而闪耀、时而暗淡的书院,也因为这些人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中国士子的文人骨气和书生气度。

http://s7/middle/489e390dxc1376acf52e6&690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TITLE="山间岁月老——书院的山林气象 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

 

 


威廉·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
20世纪70年代,德·库宁已经被许多艺术家和评论家公认为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和波洛克、戈尔基一起开创了区别于欧洲审美趣味的新艺术,也因此成为美国艺术最具革命性阶段即抽象表现主义的核心和灵魂人物。

http://s6/middle/489e390dxc13779419b25&690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TITLE="山间岁月老——书院的山林气象 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

 

此时无声胜有声——赵佶《听琴图》赏析
http://s12/middle/489e390dx79b8bfd5eb9b&690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TITLE="山间岁月老——书院的山林气象 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

 

钢琴:机器里触遍行云流水

在古今中外浩渺的乐器云海里,钢琴是近世才飘来的一朵云。在短短300年的时间里,它迅速向上飘升,成为无可替代的乐器之王。18世纪初叶,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克里斯托弗里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钢琴,并为其取名“弱和强”(Piano e forte)。这个名字形象地描述了钢琴与其先祖之间的区别。曾经在14至18世纪之间流行于欧洲的击弦键琴和拨弦键琴被称为古钢琴,它们以立体、复合的音乐表现预示着键盘乐器的腾升,却难以回避触
键力度无法体现声音强弱的劣势。钢琴的诞生弥补了这一缺陷。这看似冰冷的机器传达出渐弱的愤怒、突强的激情、次弱的欢乐和几乎难以察觉的悸动。它令心与手之间精密的心电感应得以在黑白触键上散开,回响在所有柔软与坚硬的心房。

http://s5/middle/489e390dxc13786a1bff4&690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TITLE="山间岁月老——书院的山林气象 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

 

 

 

 

Lawrence Schiller:记录美国历史的摄影家
他的作品几乎遍及各个摄影门类,他为《花花公子》拍摄兔女郎,为梦露拍摄了大量写真,也为著名的纪实摄
影杂志《生活》拍摄社会图景类作品,还为《巴黎竞赛》画报等拍摄新闻现场、明星写真。在那个摄影的黄金时
代,他幸运地成了那个时代的记录者,并且成功地用自己的工作换来了富足的生活。

http://s1/middle/489e390dxc1378a906bf0&690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TITLE="山间岁月老——书院的山林气象 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

 

Claus Wickrath:我从不思索,我只感觉


2011年第6期,《读者欣赏》介绍了德国摄影师Claus Wickrath的儿童时尚摄影作品。当时,我们就曾提到,他的儿童时尚摄影很棒,但他并不是一个儿童摄影师,他在时尚摄影领域有更大的成就。最近本刊有幸约到了他的最新作品—两组充满活力的女性时尚摄影作品。

http://s10/middle/489e390dxc1378eb155b9&690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TITLE="山间岁月老——书院的山林气象 摘自《读者欣赏》2012年第6期"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