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haoqichang0725
shaoqichang072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15
  • 关注人气:3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闪光的“烙颖(序二)

(2024-03-14 16:35:41)

闪光的“烙印”(序二)

宫顺

 

邵祺昌老师的新书《烙印》即将付梓印刷,这让我这个同样爱好写作却一本书未出的人十分羡慕。

我和邵老师是王村老乡,还是杨古联中老同事,现在,又成为“五老”志愿服务团队携手同行的伙伴。一直以来,我对邵老师非常敬仰。

他是市区优秀红色宣讲员,经常奔波忙碌在校园和社区,持之以恒地宣传百年党史,讲述革命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他是乐于助人的志愿者,不论分内分外,热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是润心书屋德高望重的班主任,辛勤指导书友,培养写作新秀;他是地方文化的挖掘者,整天东奔西跑,努力挖掘几近遗忘的地方文化故事;他还是一位高产的作家,每天笔耕不辍,特别是退休以后,他点燃了写作的激情,文思泉涌,一泻千里,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令人刮目相看。  

近年来,邵老师不仅自费出版了《与共和国一块成长》《山村的记忆》,还主编了《王洞纪实70年》。

 2019926日起,他开设《老邵说说》公众号,现已发表作品1500余篇。近期,他又开始发表系列篇文章,如《我的劳模之路》《我的五老之路》《和平社区淘宝记》《淄博八中60年》等。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邵老师的勤奋,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他平时忙于采风写作,夙兴夜寐,清晨四、五点就起床写作,晚上十点多才入睡,每天睁开眼就有干不完的活儿,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他自嘲,平时忙得没工夫读书,而实际上,他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读无字之书。这几年,他热衷于地方文化、古迹史料的挖掘记载,为了还原历史,他冒着严寒酷暑,四处奔波,跑遍了城乡。

邵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在他看来,生活处处皆精彩,生活中的桩桩件件,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只要用心,万千物象都会在笔下展现出来;只要去写,就会有取之不竭的写作题材。

邵老师的笔触涉及面广:风土人情、地方文化、社会现象、先模人物、生活百态、家长里短、日常琐事等,尽见笔端。读邵老师的作品,就好似读一本小百科全书,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没有风花雪月,也从不无病呻吟。纪实,是邵老师一贯坚持的写作原则,他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以及人生经历。已经出版的作品是这样,即将出版的新书《烙印》也是这样。我们要感谢邵老师这样的有心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和精神食粮。

纵览《烙印》一书,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邵老师浓郁的纪实风格,最后一章《肖五的婚事》,“虽然名为小说,但也是真实的故事,只是情节上有些加工,内容上有些嫁接而已”。

这些纪实性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脚下的黄土地、对父亲、对老伴、对家庭、对老师、对人生、对自己所做的事业的那份深沉的爱,充满着一种淳朴的家国情怀和亲情友情,透露着一份珍贵的人生阅历。这闪光的“烙印”,足以触及人的内心深处,让人感动不已。 

邵老师的文笔平实质朴,不事雕琢,不求华丽,贴近生活,情感真挚,自然亲切,带着一种熟悉的烟火气和乡土味,令人越读越有嚼头。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多年来与邵老师相处,总感觉到他身上有一股旺盛的活力和惊人的毅力,还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他执着于自己所钟爱的文学写作,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当很多人退休后过着颐养天年的悠闲生活时,他却像蜜蜂一样辛勤地酿蜜,孜孜不倦地追求,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邵老师已过古稀之年,世事沧桑打磨出了他淡定自若的品格,他的写作与装点名份无关,与急功近利无染,他对写作的坚守,其实就是一种责任担当和生活习惯,也是一种人生的修行。

水滴石穿,久久为功。邵老师是淄博市劳动模范,他的劳模精神也体现于笃行不怠,俯身耕耘,静待花开,用心守护自己的文学梦想。我们衷心祝愿邵老师的文学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广!

 

 2024年春节

 

个人简介:宫顺,退休教师,热爱写作及朗诵,多年来,写作散文诗歌随笔等1000余篇,代表作有《迎春花》《这个春天你好美》《请记住这个春天》《英雄的母亲》等,在配音秀平台发表诵读作品800余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自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