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路
(2023-12-03 05:53:09)
标签:
生活 |
春迟迟燕子天涯,草萋萋少年人老,水悠悠繁华已过了,人间咫尺千山路…
有时候,灵感就是如此奇妙。
之所以想写一篇“先生的路”的随笔,完全是看完邵老师(我的高中班主任邵其昌先生)8篇《我的民办教师之路》和22篇《我的劳模之路》,以及正在创作中的《我的五老之路》有感而来。
从我第一天做邵老师的学生开始,与文字写作相关的交集竟已延绵31年,呀,忽觉自己即将迈入“知天命”之年!
先生的路,是与共和国一块成长的。那既是红色的开始,也是苦难与磨砺的交织,我想说,先生“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坚韧与勇敢支撑了青春之路,那时的路,是困苦与昂扬的金色,照着他挺拔向前的身躯;那时的路,是希望与勃发的铅华,与命运拼争,以一己之力奉养双亲,照顾妻小,呵护家庭。
先生的路,有疲惫,有欢喜,有执着,有自律,有计划,有践行……他每日写作,有时是历史的考证与研究,有时是先贤族人的家谱编撰,有时是家乡沧桑巨变的纪实,有时是家居闲养昙花的夜开,有时记述周村二中十五年的历史教学,有时回忆同学校友的点滴过往……或许,与先生的历史教师不可分割,但他不是以历史的眼光立说,而是以饱经风霜的老人之笔写下一篇篇朴实无华的记录。
先生的路,始于每一个平仄相间的日子,这种日子平凡踏实,内心又无限充实。他勤于笔耕,点滴记之,要事载之,史实探之,过往著之……著书但不立说,以春秋之笔,已将七十多年的路,写满枝繁叶茂,粗算岂止百万字之巨!
先生的路,有辛稼轩的豪迈也融入李易安的婉约,即使在孤苦寂寞的时刻,也变成了他磨心而有品位的享受,其中的苦难或幸运,荣誉或收获,也就凝成了他骨骼与性格中的弥坚。
先生的路,犹如他笔下的文字,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以极其质朴平实的著述方式,让读者回味,他从不刻意编撰,由心出发,用最自然不过的方式记录自己、记录时代、记录生活。
先生的路,是一个个驿站,每一个脚印都忠实映照着他真实的足迹。
录宋·张耒诗《下春风岭》一首,以作结语。
东归已过春风岭,度尽千山路渐平。
人事水泡能几日,流光驹隙却堪惊。
居人落落多新屋,行店依依认旧程。
世事饱谙身已老,区区来往笑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