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人的背后更感人

(2023-07-14 11:34:39)
感人的背后更感人
     邵祺昌
七一前夕,淄博市儒商研究会儒风艺术团演出的《母亲的骄傲》火了,连续五场的演出,场场火爆,不仅是舞台上的“王大嫂”和“李主任”声泪俱下、“马大娘”悲痛欲绝,而且台下的观众也都备受感动、泪光闪烁。
记得在一次演出之后,一个领导问我:“她们是不是专业演员?”我说:“他们都是志愿者,都是退休职工,没有一个是专业的。”。但是,业余演员却演出了专业水平,甚至超出了专业水平!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错不了,而且体现在《母亲的骄傲》剧组上,是再贴切也不过了。

编导孙广瑞不仅对演员们要求严格,而且在背景、配乐、道具等方面也大胆创新,把背景马耀南故居改为月光下的农村,增加了狗吠的声音,贴近了生活;当马大娘点燃灯烛的时候,舞台上的灯同时亮了起来,似乎给马大娘带来了希望,烘托了一个母亲思念儿子的心情。在得知马晓云牺牲信息的瞬间,二胡演奏的《地道战》老钟叔牺牲时的乐曲骤然响起,给人一种悲壮感,似乎空气被凝固了,强化了马大娘的悲痛心情。同时,演员们根据剧情的需要,在一些细微的地方也都做了微调,使得剧情越来越接地气,演出效果越来越震撼人的心灵。

“王大嫂”的饰演者宋小君说,房东王大嫂是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妇女,不会矫揉造作,不能拿捏不能装,只有在舞台上的“放开”,让真情流露,才能释放出“王大嫂”的真情实意。特别是得知马大娘三个儿子都牺牲了的时候,内心的悲痛骤然升至不可控制的程度,跪倒在“马大娘”身前失声痛哭……剧情最感人的地方,也是演员感情最投入的时刻,本来就身体虚弱的宋小君,每一次演出下来,都是久久回不过神来,幸好他在25日之前接连输了几天药液,才得以支撑下来。“七一”之后,他又去了医院……

“马大娘”的饰演者张维芳说,马大娘是个英雄的母亲,她的大儿子马耀南牺牲时,肯定哭得死去活来;她的小儿子马天民牺牲时也是痛不欲生,那么二儿子马晓云又牺牲了,她悲痛得再也哭不出来了。哭也没有用,只有继续抗击日寇,才能为儿子们报仇!我就是那三个儿子的母亲,我为“儿子”们而自豪,想到这里,就情不自禁地喊出了“你们是母亲的骄傲啊”!张维芳也是70岁的人了,演出之前又感冒了,她也是先去门诊输了几天药液才坚持了下来。

“李主任”的饰演者董秀玲说,每次演出之后,心情都是半个小时还平静不下来,都被老马家的不怕牺牲、抗日救国的精神感动了。我们三个人密切配合,恰到好处,还有张建国、公飞虎、孙建国等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孙广瑞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张鸿雁会长的支持、鼓励,都为我们剧组增添了动力。是大家把我们送上舞台的,是大家齐心合力取得成功的。

开场语导引者张建国一上台,一开口就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他那浑厚的声音略带悲切的声调,为整场剧目作了最好的铺垫。看似这寥寥数语,得益于张老师的用心演绎,才有最好的效果。

还有剧组后勤部的孙建国主任,他不仅用自己家里的废旧料制制作马大娘家的门壩子,这次又巧手制作了精致的灯台,更是锦上添花。整个道具的来回搬运,都由孙建国亲力亲为,其中的辛劳自不必说。屏幕的制作和操控者公飞虎老师,不仅独具匠心,还需全神贯注,随着剧情的起伏而其如其时地切换声音和配乐。

总之,只有剧组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得整场剧目衔接有序、万无一失、精彩纷呈,把最美的一面奉献给观众。千言万语一句话,剧组的志愿者们,你们辛苦了!你们的故事更感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故乡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